快訊

「普亭住手!」俄國飛彈猛擊基輔 川普怒發文:時機非常糟糕

不要弄髒美國品牌!共和黨金主再怒轟川普 恐花一生彌補損害

下周另波鋒面接力!這兩日天氣最不穩定 氣溫南北兩樣情

台國安官員:中國動員融媒體 對台散播疑川論、棄台論

台國安官員指出,中國透過各種管道擴大對台散播疑川論、失敗論與棄台論。圖為新華社記者在台灣採訪。(記者高彬原/攝影)
台國安官員指出,中國透過各種管道擴大對台散播疑川論、失敗論與棄台論。圖為新華社記者在台灣採訪。(記者高彬原/攝影)

2025年中國「兩會」將於3月初召開,台國安官員指出,中國正動員「融媒體」系統,透過官宣、官媒與周邊社群平台,以及中共組織所屬關鍵意見領袖(KOL)、在台協力單位或個人,擴大對台散播疑川論、烏克蘭失敗論與棄台論。

中國全國政協14屆三次會議與14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3月4、5日在北京開幕,台國安官員表示,在25、26日舉行的對台工作會議之前,北京當局已先邀集中宣部、統戰部、公安部與國台辦等單位,就下階段對台訊息操作與方向,進行任務交代與指示。

國安官員提到,對台三大主軸敘事為「疑川論」、「失敗論」與「棄台論」。「疑川論」敘事為美國總統川普會用生意人角度把台灣交易掉、對台灣徵收保護費,且不會站在台灣相關利益角度對待台灣。

「失敗論」敘事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國安官員說明,失敗論目的是分化台美關係,舉凡美國政治人物或知名人士發言挺台時,網路社群一定會有個敘事傳播稱「沒有」,也就是這個人不是川普的朋友、亦非核心,且是川普討厭的人。

國安官員解釋,除了美方人士的挺台講話,台灣內部對於台美關係持不同看法的人,對岸也會透過社群X平台或英文短影音的傳播,將台灣內部討論川普新政比較尖銳、或持不同論點者,經過剪輯翻譯英文做不同面向的操作。

至於「棄台論」又可稱「棋子論」,國安官員分析,此敘事是台灣不論如何都會被放棄、台灣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等內容,其目的是希望透過國際的官宣與外媒,呈現台灣利益跟川普利益不一樣,台灣內部未跟美國站同一線上,藉以削弱台美互信與台灣跟友盟間的默契。

國安官員舉例,近日看到國台辦針對半導體產業指「台積電會變成美積電」,此類似論述早在2018年、2019年就出現過,今年的新說法是新竹科學園區也會被整個搬走、台灣有高度競爭力的產業都會消失,這些論述在近期中國的媒體、社論都會出現。另外,就是中國極力宣傳「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論述,當美國友人幫台灣說話時,中方就對這些人貼上要做軍火生意標籤。

國安官員說明,從操作棄台論的論述,也可掌握到北京後續可能會攻擊目標,例如台灣持續推動全民防衛跟全民國防,任何跟這些議題相關的人與單位,都會是攻擊對象,而指控方式將包括「拿黑錢」等說法。

國安官員指出,國安單位近日也觀察到,「賴清德就是台版澤倫斯基」或「烏克蘭打了三年戰爭,台灣有沒有教訓」等敘事,開始透過台灣的名嘴、協力媒體擴散;但關鍵是,台灣在台海的戰略地位,不管經濟實力或國際影響力,乃至整個地緣戰略角色,與烏克蘭都是完全不同課題。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相關新聞

伊朗外長訪陸 王毅:伊朗核問題應政治外交解決 反對非法單邊制裁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23日訪問大陸,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舉行會談,雙方討論兩國關係、美...

大陸外交部:謊言蓋不住美控制巴拿馬運河的野心

巴拿馬輿論日前批評美國對中美洲國家尤其是巴拿馬的干涉和霸權行為,指責美借鼓吹不存在的「中國威脅」控制運河,還揭露美在巴建...

北京國際戰略 轉為「重視周邊」

近期中共省級地方黨委紛召開常委會,主要內容是「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中共領導層近日下地方考察,...

邱垂正:遭刻意「洗人口」 港人來台居留門檻將提高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0日參加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主辦的第5屆「台北科技盃愛地球公益路跑」時表示,香港遭中國大陸刻意「洗...

大陸武漢「航母樓」大改建 美媒:可能正在建造新航母

共軍現有3艘航母,而新航母的建造一直備受關注,美國媒體近日指出位於大陸湖北武漢的全尺寸陸基航母實驗設施正進行大規模改裝,...

習近平抵柬埔寨 籲重拳打擊網路詐騙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度出訪選在東南亞,昨天前往最後一站柬埔寨,習近平在柬媒撰文呼籲加強反干涉、反分裂、防範抵禦「顏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