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賽綸遭爆生前墮胎被迫結婚!李鎮浩絕地反攻公布錄音檔

抓到「彭家軍」了!高雄稅務抽獎8成被他抽中 作弊手法曝光

稱我「中國台北」 陸國台辦提「奧運模式」新解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2日稱,「奧運模式」是體育領域處理涉台問題的基本準則,不涉及新聞媒體等其他領域或賽事之外區域。記者陳政錄/攝影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2日稱,「奧運模式」是體育領域處理涉台問題的基本準則,不涉及新聞媒體等其他領域或賽事之外區域。記者陳政錄/攝影

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舉行,中國大陸又稱我方代表團和奧委會為「中國台北」,對台媒關切陸方未依照「奧運模式」使用「中華台北」,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2日回應說,「奧運模式」是體育領域處理涉台問題的基本準則,不涉及新聞媒體等其他領域或賽事之外區域。

朱鳳蓮12日主持國台辦例行記者會,就台媒關切,陸方報導、國台辦發言人講話,未依照「奧運模式」使用「中華台北」,而都是「中國台北」,做出上述回應。

朱鳳蓮說,你(指提問者)可能對「奧運模式」有誤解。 「奧運模式」是體育領域處理涉台問題的基本準則,不涉及新聞媒體等其他領域或賽事之外區域。

朱鳳蓮稱,包括哈爾濱亞冬會在內,大陸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相關場館及文件資料,均執行「奧運模式」。

稍早,就台灣運動員參加亞冬會情況,朱鳳蓮也說,我們歡迎「中國台北代表團」參加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並對「中國台北」選手在賽場上的精彩表現和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

日前,中國大陸奧林匹克委員會官方微博發布訊息中也稱,本月8日,中國奧委會主席高志丹了會見參加哈爾濱亞冬會的「中國台北」奧委會主席、代表團團長林鴻道一行。

根據中華奧會官網,「奧會模式」(Olympic Protocol)是以我國奧會在1981年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瑞士洛桑簽署的協議(簡稱「洛桑協議」)為基礎,規範我國的運動團體參加國際運動競賽、國際會議與活動所使用的名稱、會徽、會旗、會歌以及排序等議程(Protocol)規定。

依據洛桑協議內容,中華奧會的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另,有關我國體育團隊赴中國大陸參加體育活動的中文名稱,中華奧會與中國奧會於1989年4月6日於香港簽署協議:「台灣地區體育團隊及體育組織赴大陸參加比賽、會議或活動,將按國際奧會有關規定辦理,大會(即主辦單位)所編印之文件、手冊、寄發之信函、製作之名牌以及所做之廣播等等,凡以中文指稱台灣地區體育團隊以及體育組織時,均稱之為『中華台北』」。

值得注意的是,朱鳳蓮除對「奧運模式」執行情況再做解釋外,也就今年大陸官媒央視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中,節目單對來自香港、台灣、澳門的參演藝人不再標註「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中國澳門」做出回應。

她說,「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在春節這個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佳節,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的演藝人員不分彼此、歡聚一堂,參與各類春節聯歡活動,符合也體現了家國團圓的民族情感。

奧運 朱鳳蓮 體育

延伸閱讀

上海官員赴台北燈節遭拒 國台辦否認阻撓台商回台

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行 陸國台辦:歡迎「中國台北代表團」

上海再發服務消費券 投入5億人民幣

覆議案黃珊珊出國未投票 臉書被網友洗版批不演了

相關新聞

陸反制美 上千肉商進口資格失效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最新顯示,根據二○二○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陸授予美國肉品工廠輸出大陸的註冊資格中,有一千多家工廠的...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墜毀於海南省

中共軍方罕見公布戰機失事墜毀消息,事發地點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架戰鬥機失事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趙樂際缺席人大」為何被民間放大解讀 關鍵在「刑不上大夫」

雖然代替趙宣講的李鴻忠稱趙呼吸道感染,但許多人本能地不相信李的說辭,以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比如,趙是不是因為腐敗被習近平查辦,又或他在對兩會的某些內容上不認同,故意托病缺席。不管怎麼樣,只要不是真的生病,就有熱鬧可看,甚至出個像中共20大閉幕式胡錦濤被駕離那樣的事件,更好。

習或趙樂際?誰在反分裂法20年座談發言 意義大不同

北京預告在本周五,也就是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周年當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重要活動」,等於宣告屆時將會由中共高層出面發表涉台...

港民調:一國兩制、人權自由評分跌 部分議員只懂追捧中

香港「民主思路」發布新一輪「一國兩制」評分,其中不僅「一國兩制」指數微跌、「高度自治」、「人權自由」及「內港關係」的評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