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動保處帶走了!11天咬人2次比特犬沒入 情緒穩定、戴防咬嘴套一度趴地

台南男闖平交道遭普悠瑪輾斃 部分列車班次延誤

網曝比特犬飼主「詐欺慣犯」 他火速回應:無稽之談

拋觀光小兩會協商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避免惡夢再起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7日晚間呼籲觀光小兩會協商,「而不是貿然的開放,避免觀光的惡夢再次發生」。(圖/截自陸委會Youtube官方頻道)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7日晚間呼籲觀光小兩會協商,「而不是貿然的開放,避免觀光的惡夢再次發生」。(圖/截自陸委會Youtube官方頻道)

陸客來台於農曆年前由大陸文旅部宣布將開放,但我方政府要求須經小兩會協商,也不核准踩線團,大陸國台辦提出不反對兩岸旅遊恢復後小兩會溝通,但反對藉此阻撓陸客,陸委會副主委7日晚間再度發聲,希望兩岸觀光務必透過小兩會協商,「避免觀光的惡夢再次發生」。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7日晚間在陸委會Youtube頻道發布附註為「廣告」的影片指出,兩岸的觀光議題,是政府的公權力事項,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讓兩岸的觀光在確保安全、品質以及穩定的前提下,恢復正常交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兩岸的觀光事項,務必透過小兩會,也就是台旅會和海旅會雙方協商相關的事項,「而不是貿然的開放,避免觀光的惡夢再次發生」。

沈有忠強調,「我方已經發函給對岸的海旅會,如果真的有意開放陸客來台,我們希望能夠儘速的就相關事項展開協商」。

同時陸委會也罕見播出該會參事林佩君的說明影片,她指出,「為什麼不趕快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呢?其實陸委會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明察暗訪非常多的業者跟民眾的需求」,過去開放的經驗,業者會擔心的是能不能夠永續經營大陸來台的市場,「希望能夠穩定、穩妥的好好做生意,如果像過去一樣可能說就停就停、說斷就斷,投資就會血本無歸,相關的投訴也無門」。

此外林佩君提到,業者還會擔心,過去大陸有多少陸客會來台,其實採取一些利益分配額度的方式,但只要政治認同是符合陸方需求的,就可以做到生意,「可是一個友善永續的市場經營,我們比較希望的是,大家能夠拿出好的產品,我們做良性的競爭,所有的業者都可以憑本事做生意,這樣才是一個好的方向」。

她並提及「一般民眾也都非常擔心」,陸客來台觀光之後,「我們過去記憶猶新的狀況會不會再發生?也就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好多遊客、價格也抬高了、品質也稍微受到影響」,林佩君指,在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我們其實是要停、看、聽一下」。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陸委會極少透過Youtube回應時事,且極少由參事出面在第一線。據悉,林佩君此前長期在交通部系統任職,擔任過台鐵附業營運中心總經理、觀光局(後升格為觀光署)主秘,她也是現任國安局局長蔡明彥的夫人,林佩君至遲於2023年調升到陸委會,擔任十二職等的參事,曾多次參加策進會活動。

兩會 陸委會 陸客

延伸閱讀

再擋上海官員來台 陸委會:行程涉觀光宜小兩會先溝通

獨/陸委會3度封殺 蔣萬安邀上海賞燈第2團又駁回

股息加發潛力股 聚光

蔡明彥專欄/抱股過年 優選高股息族群

相關新聞

陸反制美 上千肉商進口資格失效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最新顯示,根據二○二○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陸授予美國肉品工廠輸出大陸的註冊資格中,有一千多家工廠的...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墜毀於海南省

中共軍方罕見公布戰機失事墜毀消息,事發地點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架戰鬥機失事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趙樂際缺席人大」為何被民間放大解讀 關鍵在「刑不上大夫」

雖然代替趙宣講的李鴻忠稱趙呼吸道感染,但許多人本能地不相信李的說辭,以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比如,趙是不是因為腐敗被習近平查辦,又或他在對兩會的某些內容上不認同,故意托病缺席。不管怎麼樣,只要不是真的生病,就有熱鬧可看,甚至出個像中共20大閉幕式胡錦濤被駕離那樣的事件,更好。

習或趙樂際?誰在反分裂法20年座談發言 意義大不同

北京預告在本周五,也就是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周年當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重要活動」,等於宣告屆時將會由中共高層出面發表涉台...

港民調:一國兩制、人權自由評分跌 部分議員只懂追捧中

香港「民主思路」發布新一輪「一國兩制」評分,其中不僅「一國兩制」指數微跌、「高度自治」、「人權自由」及「內港關係」的評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