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天冷騎車「要先暖車嗎」?台灣YAMAHA曝正解:做錯恐傷引擎

英倫花見:在英國保存日本櫻花品種的植物學家「櫻格拉姆」故事

首爾路面再現「巨坑」!男騎士連人帶車摔進去 17小時後尋獲遺體

黎智英認盼美逼中撤回香港國安法 但辯稱美主動發起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新華社)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新華社)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力危害國家安全案,9日踏入第117天審訊,辯方繼續展示黎智英與外國政客的訪談節目及其專欄文章提問。

黎智英在多個場合均謀求外國支持,在法官追問下,黎智英承認美國政府推出的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等多項法案,以及所謂「制裁」中央和特區官員,是外國「支持」香港方法之一,並期望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延續上任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以「削弱香港國安法的效力」,更希望美國對中國採取「任何必要的行動」,向中央政府施壓,以緩解或撤回港區國安法。

文匯報報導,辯方9日在庭上展示2020年11月26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訪談節目內容謄本,節目嘉賓為壹傳媒前董事祈福德(Mark Clifford)及美國前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基恩在節目中提到美國國會當時大力支持香港情況,黎回應稱當年香港所發生的事情引起美國國會議員注意,又認為川普不像一般政客般只說不做。

辯方引用基恩在該節目上聲稱,中國是美國的長遠威脅,又讚揚黎智英在美國所作的努力,「在這地區中,論跟美國領導人和人民談話,沒有人比得上黎智英多。」黎智英9日庭上回應稱,覺得對方這句說話「有點浮誇」。黎同意中國絕對是美國最大競爭對手,但否認他建議美國拜登政府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

黎認為外國應該協助香港,避免香港價值體系受損,但他不清楚外國政客的想法及所持資源,所以不能知道外國政客可如何協助香港。辯方問黎是否邀請外國為香港做些事情,他表示同意,並稱是透過「任何方式」去支持香港。

法官杜麗冰問黎智英期望外國政客如何協助香港,黎稱他只想外國政客幫助香港,沒有想到具體方法。法官李運騰追問黎智英,《香港自治法案》、《香港避風港法案》、《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以及美國政府在2020年8月7日以實施港區國安法為由宣布制裁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官員等,是否屬於外國支持香港的方法之一,黎表示同意,但辯稱是由美國主動發起的。

在法官李素蘭的詢問下,黎同意他希望拜登跟從川普的強硬對華政策,因為川普稱會嚴肅處理香港議題,有可能可以削弱港區國安法的效力。法官杜麗冰質疑,指當時國安法已經實施,黎智英稱就在政治上一切都有可能,他只寄望有人能向中央政府施壓。

壹傳媒 黎智英

延伸閱讀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威脅武力奪取格陵蘭 是川普對中國的「警告」

加州野火燎原 拜登:聯邦政府百分之百負擔救災費用

英媒:習近平將派韓正或王毅出席川普就職典禮

習近平不去川普就職典禮?FT:將派高階特使出席 可能人選曝光

相關新聞

提美中對話要求 戴恩斯23日見李強

與美國總統川普關係親近的蒙大拿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戴恩斯正在北京訪問,這次訪問是川普返白宮後首次美國議員訪陸,在中美關係動盪...

陸開放臨時台胞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

面對賴政府十七條因應策略,大陸續推台灣人可享「同等待遇」的措施,昨天宣布可為「港澳台居民」簽發電子臨時通行證,並提供通行...

陸反制美 上千肉商進口資格失效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最新顯示,根據二○二○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陸授予美國肉品工廠輸出大陸的註冊資格中,有一千多家工廠的...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墜毀於海南省

中共軍方罕見公布戰機失事墜毀消息,事發地點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架戰鬥機失事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趙樂際缺席人大」為何被民間放大解讀 關鍵在「刑不上大夫」

雖然代替趙宣講的李鴻忠稱趙呼吸道感染,但許多人本能地不相信李的說辭,以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比如,趙是不是因為腐敗被習近平查辦,又或他在對兩會的某些內容上不認同,故意托病缺席。不管怎麼樣,只要不是真的生病,就有熱鬧可看,甚至出個像中共20大閉幕式胡錦濤被駕離那樣的事件,更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