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捷運爆隨機攻擊!醉漢大鬧車廂痛毆人 乘客錯愕逃下車報警

富可敵國!全美最有錢19豪門合計財力超瑞士 這些人資產至少450億

罷綠委連署涉造假!黃呂錦茹「當庭釋放」裁定發回 北院再開羈押庭

陸擬恢復日水產進口 習近平、石破茂「破冰」…背後恐是為了川普

中國因日本福島核汙水排海事件,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如今可望在明年恢復進口。圖為香港一家日本超市擺放東京水產品。圖/中新社
中國因日本福島核汙水排海事件,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如今可望在明年恢復進口。圖為香港一家日本超市擺放東京水產品。圖/中新社

日媒昨引述消息報導,中國當局已開始討論最快於2025年上半年恢復日本水產品的進口。與此同時,日本外相岩屋毅預計24日訪問中國,並將於25日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中日關係出現回暖跡象,分析指出,為應對即將上任的川普習近平石破茂或尋求「破冰」。

日經中文網報導,北京當局已開始討論最快於2025年上半年恢復日本水產品的進口。圖/路透
日經中文網報導,北京當局已開始討論最快於2025年上半年恢復日本水產品的進口。圖/路透

去年8月,中國因日本啟動福島核汙水排海,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如今北京有意解除禁令,日經中文網分析,一是中方對海水樣本檢測後,似認為安全性可得到保證;二是因應明年1月將重回白宮的美國當選總統川普,中國有意改善對日關係。

事實上,中日雙方都有意改善雙邊關係。今年9月,中日對處理核汙水爭議達共識,10月中,在IAEA組織下,中國專家首次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域展開海水取樣,並由中國專業機構進行分析。

11月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秘魯APEC會議期間舉行首次會談,雙方確認將切實履行9月達成的共識,建立一個「建設性和穩定」的雙邊關係。本月18日,中日兩國政府在北京就核處理水排放問題舉行第三次技術對話。據指出,中日關係人士表示,中方提議舉行此次對話,並正打算為恢復日本水產進口尋找時機。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正商討在明年5至6月左右,舉行中日韓首腦會談,屆時將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訪日。在此之前,日方擬先邀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報導稱,中方將利用這些機會,尋找傳達解禁水產進口的時機。

報導分析,北京之所以考慮恢復此前一直猶豫不決的日本水產品進口,是因應奉行保護主義的川普即將就任美國總統,對日關係的重要性增加。北京為提高話語權和談判能力,有效的方式是改善與同為出口國家的日本等國關係。

日本外相岩屋毅到中國訪問。圖/路透
日本外相岩屋毅到中國訪問。圖/路透

而中日外長將在本周會晤,預料也將商討恢復水產進口。共同社指出,岩屋毅將訪中與王毅會談,這是去年4月林芳正以來,日本外相再次訪中。岩屋毅訪問期間,還預計舉行部長級「日中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

BBC中文網引述香港中文大學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講師堀內徹,指出石破茂是在應對即將到來的川普政府的不確定性,同時尋求經濟利益並降低風險。

「中日之間的力量平衡已經向中國傾斜,」堀內徹認為,中國可能並不感到在涉及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進行重大妥協的迫切需要。中國的首要任務是美國。日本也知道,中國在這些問題上沒有強烈的讓步動機。

北京 川普 日本 石破茂 福島 習近平

相關新聞

伊朗外長訪陸 王毅:伊朗核問題應政治外交解決 反對非法單邊制裁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23日訪問大陸,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舉行會談,雙方討論兩國關係、美...

大陸外交部:謊言蓋不住美控制巴拿馬運河的野心

巴拿馬輿論日前批評美國對中美洲國家尤其是巴拿馬的干涉和霸權行為,指責美借鼓吹不存在的「中國威脅」控制運河,還揭露美在巴建...

北京國際戰略 轉為「重視周邊」

近期中共省級地方黨委紛召開常委會,主要內容是「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中共領導層近日下地方考察,...

邱垂正:遭刻意「洗人口」 港人來台居留門檻將提高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0日參加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主辦的第5屆「台北科技盃愛地球公益路跑」時表示,香港遭中國大陸刻意「洗...

大陸武漢「航母樓」大改建 美媒:可能正在建造新航母

共軍現有3艘航母,而新航母的建造一直備受關注,美國媒體近日指出位於大陸湖北武漢的全尺寸陸基航母實驗設施正進行大規模改裝,...

習近平抵柬埔寨 籲重拳打擊網路詐騙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度出訪選在東南亞,昨天前往最後一站柬埔寨,習近平在柬媒撰文呼籲加強反干涉、反分裂、防範抵禦「顏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