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看不出來!「4星座」才華橫溢卻很低調 30歲後一飛沖天不缺錢

驚悚畫面曝!林森北路「屋齡39年」大樓外牆天降磁磚 砸傷車內母女

雪莉哥哥不忍了!連發2文「暗指金秀賢」

曾遭美調查免職 癌症科學家孫少聰離美返中組建實驗室

近期大陸癌症科學家孫少聰回到中國大陸組建研究室。圖/取自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
近期大陸癌症科學家孫少聰回到中國大陸組建研究室。圖/取自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

近期大陸癌症科學家孫少聰回到中國大陸組建研究室,突顯隨著中美關係緊張,在美的陸籍科學家紛紛離美返中。

港媒南華早報報導,有消息人士稱,此前美國政府對孫少聰進行調查,使其在2022年被免職。孫少聰本人也證實於今年7月以特聘研究員的身分加入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CIMR),並開始為實驗室招兵買馬。據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CIMR)官網介紹,目前孫少聰同時為免疫與感染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講席教授。

據介紹,孫少聰實驗室將致力於研究腫瘤免疫、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的分子機制,尤其是T細胞的功能與調節。T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白細胞,負責幫助機體抵禦感染和癌症。孫少聰早年曾帶領團隊第一個證明瞭K63泛素化調節T細胞發育和外周細胞功能的維持作用,在該領域取得了開創性成果。

孫少聰擁有湖北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他於199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獲得微生物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完成博士後研究。1994年,他加入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從助理教授做起,13年晉升為傑出教授。

孫少聰在2007年加入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曾任免疫系講席教授,癌症免疫研究中心副主任,炎症與癌症研究中心主任,免疫系副主任。在此期間,孫少聰於2012年被評為「長江學者」。「長江學者」是由中國教育部和李嘉誠基金會支持的一項著名人才招聘計劃。

2018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簡稱NIH)和美國司法部分別啟動了針對「中國涉嫌從事經濟間諜活動和技術盜竊」的調查。這些調查引發了人們對種族定性的擔憂。

紐約時報此前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簡稱NIH)2018年對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三名科學家表示了擔憂。該中心隨後證實,已決定將他們解僱。而這三起案件中都提到了與中國或中國居民、機構的關係。

已全職回歸大陸任教的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近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十年,美國政府對中國科學家表現出嚴重歧視,這些科學家除了離開美國別無選擇,因為他們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環境中才能展現出最佳工作狀態。

大陸國安部10月曾發文指控美國司法部2018年11月為配合美政府全面對華遏制政策開啟的「中國行動計劃」,不擇手段炮製「中國間諜案」,導致全美87個科研機構的華裔科學家受到波及,其中246人被定性有問題,103名科研人員的職業生涯被毀。

癌症 科學家 美國

延伸閱讀

北韓助陣讓俄烏戰爭更擴大 美國宣布實施新制裁

2025美國不降息? 聯準會內部分歧:應該暫緩步調、債市氛圍清淡

2025年世局迎來巨變 美中都是焦點

NBA/格林恐因傷缺席勇士作客金塊 柯爾讚安德森防守很強

相關新聞

陸開放臨時台胞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

面對賴政府十七條因應策略,大陸續推台灣人可享「同等待遇」的措施,昨天宣布可為「港澳台居民」簽發電子臨時通行證,並提供通行...

陸反制美 上千肉商進口資格失效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最新顯示,根據二○二○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陸授予美國肉品工廠輸出大陸的註冊資格中,有一千多家工廠的...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墜毀於海南省

中共軍方罕見公布戰機失事墜毀消息,事發地點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架戰鬥機失事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趙樂際缺席人大」為何被民間放大解讀 關鍵在「刑不上大夫」

雖然代替趙宣講的李鴻忠稱趙呼吸道感染,但許多人本能地不相信李的說辭,以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比如,趙是不是因為腐敗被習近平查辦,又或他在對兩會的某些內容上不認同,故意托病缺席。不管怎麼樣,只要不是真的生病,就有熱鬧可看,甚至出個像中共20大閉幕式胡錦濤被駕離那樣的事件,更好。

習或趙樂際?誰在反分裂法20年座談發言 意義大不同

北京預告在本周五,也就是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周年當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重要活動」,等於宣告屆時將會由中共高層出面發表涉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