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駐日大使:中日正就恢復開展各層級對話 保持密切溝通

大陸駐日大使吳江浩透露,未來一段,中日領導人還有接觸互動的機會。圖/取自大陸駐日本大使館官網
大陸駐日大使吳江浩透露,未來一段,中日領導人還有接觸互動的機會。圖/取自大陸駐日本大使館官網

大陸駐日本大使吳江浩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透露,未來一段,兩國領導人還有接觸互動的機會,中日雙方正就恢復開展各層級對話保持密切溝通。他表示,中日兩國外長也都表達互訪願望,期待能盡快實現。

日本共同社本月14日曾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關於日本外相岩屋毅探討的本月下旬訪華之際與大陸外長王毅舉行會談,已朝著25日實施展開協調。中日並在探討岩屋毅訪華期間舉行部長級「日中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因此預計日本文部科學相阿部俊子也將為出席而一同訪華。

根據中國大陸駐日本大使館17日公布的吳江浩接受《讀賣新聞》專訪問答全文,針對當前日中關係,吳江浩表示,今年以來,中日雙方相向而行,開展一系列積極互動。不久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見時,再次確認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這對兩國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戰略引領意義。

吳江浩強調,共識既已達成,關鍵在於落實。要堅持正確相互認知,將「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體現到具體行動之中。要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精神,在歷史、台灣等重大敏感問題上重信守諾。要拿出智慧和擔當,妥處矛盾分歧,管控突出風險。要保持定力、把牢方向,應對好外部因素的干擾衝擊。

吳江浩稱,國際形勢總是在不斷變化,中日兩國作為重要近鄰,應堅持相互關係的獨特「基軸」,也就是堅持四個政治文件,堅持和平友好合作正確方向。

他並說,「我們願同日方一道,保持交往互動,增進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加強民眾交流,推動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吳江浩透露,未來一段,兩國領導人還有接觸互動的機會。雙方也正就恢復開展各層級對話保持密切溝通。期待這樣的積極互動越來越多,推動兩國關係持續穩定改善。

吳江浩還提到,兩國領導人已就外長互訪並舉行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會議達成共識。兩國外長也都表達互訪願望,期待盡快實現。

大陸外交部9月宣布就逐步解禁日本水產品與日方達成共識,針對《讀賣新聞》提問全面解禁的時間表,吳江浩表示,大陸與日方經過一年來多輪磋商達成雙邊共識,但未就解禁日本水產品輸華達成具體的「時間表」。他相信,日方越有效回應各方關切,就越有利於推動實現自身期待。

針對外界對大陸《反間諜法》的疑慮,吳江浩強調,中國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是正當合理必要的,任何國家都是如此。外國企業和個人,只要從事正常經貿活動,不必有任何擔憂。

但吳江浩依舊將9月18日深圳發生的日本人學校兒童被刺身亡一事稱為「偶發事件」。他強調,中國是法治國家,有關部門正全力調查案件,將依法懲處兇手。中方已加強對學校周邊和公共場所的安保措施,將繼續保障包括日本公民在內所有在華外國人員的安全。

日本 溝通 王毅 石破茂 習近平

延伸閱讀

日本放棄十年來減少依賴政策 新計畫擬2040年核電占比提升至20%

00972聚焦日本「政策改革+價值股」! 馬克:失落30年走向經濟成長

淡江大學童軍團成立50年日本童軍來台共同慶祝

日本降雪範圍將擴大 粉專:東京、京都也可能雨雪

相關新聞

難樂觀 陸多省市降今年經濟目標

大陸各省市「地方兩會」已陸續召開,面對今年更加嚴峻的經濟前景,在去年基礎上,十餘個省市區調低了今年經濟成長目標,顯示謹慎...

習近平熱線川普 籲美方慎重處理台灣問題

選在美國總統就職前三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七日晚與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通電話。針對台灣議題,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國...

宣布了!陸文旅部:近期恢復福建、上海赴台團隊遊

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17日公告,為進一步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各領域交流常態化,回應台灣基層民眾和旅遊業界熱切期...

首批大陸赴台團客遭擱置? 我稱未接獲申請

兩岸就陸客來台互推責任,大陸國台辦昨爆料,「大陸居民首批赴台團隊遊的名單至今還擱在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的案頭」。對此,陸委...

大陸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 披露今年對台工作計畫

大陸各省市近期紛紛開展省級「兩會」,其中福建省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對台部分提出,今年將會加強教育、司法、衛生、科技、體育、文...

中英經濟對話 何立峰會英財相

暌違近六年的英中經濟財金對話,昨天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說,願和英方進一步拓展經濟財金合作,為發展穩定互惠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