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太像911事件?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宣傳復飛巴黎 「直衝鐵塔」廣告挨轟

王金平兩岸新論述 「主權同而不分」

「和平起風了」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左三)成立的「中道和平聯盟智庫」,昨天舉行「和平宣言倡議大會盟」,多位社會團體代表發表和平倡議。記者胡經周/攝影
「和平起風了」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左三)成立的「中道和平聯盟智庫」,昨天舉行「和平宣言倡議大會盟」,多位社會團體代表發表和平倡議。記者胡經周/攝影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昨拋出兩岸新論述,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並認為,「分治而不分立」是兩岸現階段化解對立、打開僵局、創造和平契機的最務實作法,若大多數人能接受,就可據此推動兩岸各種交流。

王金平成立的「中道和平聯盟智庫」,昨天舉行「和平宣言倡議大會盟」,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國民黨立委黃仁、多名前立委及近百名社會團體與學者皆與會。王金平在會中提出兩岸和平倡議宣言。

王金平說,許多人認為台海問題盤根錯節,難以解決;但他認為,再錯綜複雜的問題,只要排除意識形態的干擾,回歸理性,追根溯源,回到最根本的歷史事實,都可找到合理可行的解決之道。

王金平說,他始終認為,兩岸僵局沒有解不開的結,端看有沒有智慧與耐心去處理,只要先確立目標,再尋求共識,從理解彼此立場的角度出發,必能找到打開兩岸新局的道路;兩岸的共同目標是保障人民的安全福祉,而最大的共識是尊重彼此的制度與生活,「在此前提下,我們要做的是務實接受歷史與現況。」

王金平說,兩岸分治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但運作七十多年來,已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生活模式,這是大家必須正視的現實情況;兩岸人民共同承繼中華文化,在語文、習俗、宗教信仰上都有相同的傳統,這也是大家必須接受的歷史事實。因此,他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尊重兩岸分治的事實,但不放棄兩岸人民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福祉的機會;接受現實的狀態,但不否定歷史的情感。

王受訪 不認只代表本土派

這項宣言被視為國民黨本土派的兩岸新論述。不過,王金平受訪時直呼,「我怎麼只有代表本土呢?」他不會把自己界定成是本土派,那是媒體在封的。他也重申,自己不會提九二共識。至於中共是否會埋單,他僅回「不知道,講了再看看各界反應。」

國民黨肯定 為兩岸找解方

國民黨指出,王金平論述依循中華民國憲法的內涵,尋求互不否認治權,擱置主權爭議的立場,遵循中國國民黨黨章、黨綱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路線,彰顯國民黨長期主張;在當前局勢緊張之際,肯定王金平為兩岸找解方。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說,王的倡議與前總統馬英九主張一致,值得高度肯定,希望賴清德總統能聽進去,為台灣人福祉,放棄「新兩國論」的台獨路線 。

但綠營質疑,主權同而不分就是「一國兩制」的概念。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說,民進黨支持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立場一直沒有改變。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認為,主權同而不分就是一國兩制、一中原則的概念,呼籲有心人士別再用話術欺騙台灣人。

藍綠以外的兩岸和平主張 製表/王千豪 圖/聯合報提供
藍綠以外的兩岸和平主張 製表/王千豪 圖/聯合報提供

國民黨 王金平 馬英九基金會

延伸閱讀

回應「分治不分立」新論述 國民黨:肯定王金平為兩岸找解方

王金平拋兩岸主權「同而不分」 邱志偉:易被帶入統一陷阱

和平宣言倡議 王金平: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

搭平台凝聚各方理念 王金平:盼各界同為兩岸和平努力

相關新聞

首批大陸赴台團客遭擱置? 我稱未接獲申請

兩岸就陸客來台互推責任,大陸國台辦昨爆料,「大陸居民首批赴台團隊遊的名單至今還擱在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的案頭」。對此,陸委...

大陸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 披露今年對台工作計畫

大陸各省市近期紛紛開展省級「兩會」,其中福建省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對台部分提出,今年將會加強教育、司法、衛生、科技、體育、文...

中英經濟對話 何立峰會英財相

暌違近六年的英中經濟財金對話,昨天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說,願和英方進一步拓展經濟財金合作,為發展穩定互惠的...

西藏日喀則6.8強震 至少126死

西藏日喀則定日縣昨上午九時發生規模六點八強震,創下當地百年紀錄,由於震源深度僅十公里,當地震感強烈。截至昨晚官方統計已有...

推鳳梨釋迦 饒慶鈴4日搶頭香訪陸

新年伊始,台東縣長饒慶鈴今日將訪問大陸,成為今年第一位登陸的縣市首長。根據官方公開的計畫書,她此行將會行銷農產品、期盼增...

展望美中台關係 大陸學者:川普將對兩岸「雙向訛詐」

大陸福建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海峽衛視2024年12月31日晚間撥出一檔節目,邀集大陸學者跟台灣前立委評論兩岸與美中台關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