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醫療小三通 今年已協處近30位在陸國人返台治療

近兩年隨著疫情解封,國人恢復前往大陸觀光,在旅遊期間突然重病或重傷等緊急案例也隨之增加。在未參加大陸醫療保險情況下,在大陸就醫要面對高昂醫療費用,申請醫療專機的費用更動輒數百萬元,對大部分民眾來說難以負擔。為此,海基會依循與金門紅十字會長期合作的醫療小三通管道,今年以來已協助近30位國人返台治療,案件數為近年之最。
當在大陸台商、台人,或是赴陸旅遊的台灣民眾遭遇重大傷害或疾病時,在沒有參加大陸醫保情況下,恐須面對高昂醫療費用,且類此案件,患者往往無法行走,亦無法借助輪椅行動,必須躺臥,無法搭乘一般民航客機返台。若選擇申請醫療專機,高達數百萬的費用,多數家庭亦難以負擔。因此,透過海基會協處,經「小三通」抵金門,再循離島醫療後送機制返台,成為經濟、可行的替代方案之一。
協處赴陸國人的人身安全急難事件,是海基會的業務之一。海基會在接獲這類求助事項後,會先請當事人及家屬向醫生確認患者狀況是否穩定,足以承受舟車移動,若符合該項要件,則協助家屬與金門縣紅十字會建立聯繫管道,補助金門縣紅十字會派遣志工前往廈門,協助患者搭乘小三通船班返回金門。一般而言,後續經評估後,可再循離島醫療後送機制,協助病患後送回台繼續治療。
根據海基會2023年11月初的新聞稿,「近20年來,海基會已攜手金門縣紅十字會協助逾百名國人返台就醫」,但據了解,光是今年以來,海基會和相關團體合作,已協助將近30位國人循小三通途徑返台接受妥善治療,案件數為近年之最,平均每月2至3件,且交通費幾乎都是海基會買單。海基會也曾購入方便上船的加長型折疊式擔架致贈金門紅十字會,以為兩岸急難救助案件提供更好服務。
而為加強對經小三通往來兩岸的民眾的服務,海基會今年7月20日正式派員進駐「行政院處理試辦通航事務金門行政協調中心」。據了解,11月底一名66歲大陸男子隨團到金門旅遊時不幸猝死,事件發生後,金門縣政府、陸委會及海基會與紅十字會都迅速介入協助,海基會派駐金門的專員蔡承棧也到場安撫家屬情緒,並協助解決「親屬關係公證書」等文件處理,方便家屬進行後續遺體領回、火化等手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