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派高官出席…美國總統就職前3天 習近平與川普熱線通話

距加薩停火更近一步!以色列安全內閣批准與哈瑪斯達成協議

還能上車嗎?台積電法說後 七大外資目標價全漲了

國台辦再論九二共識 吳豊山:仍未說明「中華民國」位置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27)日在記者會中,再次長篇幅論述九二共識。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表示,國台辦全文發言長達754字,卻沒有一字一句說明,如果有九二共識,那麼中華民國的位置在哪裡。(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27)日在記者會中,再次長篇幅論述九二共識。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表示,國台辦全文發言長達754字,卻沒有一字一句說明,如果有九二共識,那麼中華民國的位置在哪裡。(本報資料照片)

兩岸就「九二共識」持續交鋒。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27)日在記者會中,就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日前要求說清楚「中華民國在九二共識中放在哪個位置」,再次長篇幅論述九二共識,並指其是兩岸兩會復談的前提。對此,吳豊山反擊表示,國台辦全文發言長達754字,卻沒有一字一句說明,如果有九二共識,那麼中華民國的位置在哪裡。

根據海基會新聞稿,吳豊山表示,回顧史實,1992年10月28日到30日,兩岸海基、海協兩會代表在香港會談,針對兩岸事務性議題進行協商,期間對岸不斷以政治性議題影響事務性議題協商,但政治議題未有任何具體結論。事後雙方以函件往來,確認關於兩岸文書查證與掛號信件查詢事宜,應盡速建立共識、謀求解決,並於隔年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簽署四項協議。

吳豊山說,對岸27日也明言「九二共識的精髓是求同存異」、「是暫時擱置政治分歧」。這些爭議與分歧,兩岸自一九九二年後,從未再有任何協商。

吳豊山表示,事隔32年,國際情勢與兩岸發展已經大大不同,歷史早已翻頁,以32年前沒有完成的會談、沒有達成的共識,作為限制兩岸關係發展的框架,「一方面缺少展望未來的寬廣視野、恢宏氣度,一方面也失去尊重歷史客觀史實的求真求是態度,更對兩岸求同存異、共存共榮、對等往來,不具任何正面作用」。

吳豊山說,兩岸關係從過去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到90年代雙方設立海基、海協兩會,代表兩岸政府正式接觸往來與談判協商,對增進兩岸人民福祉頗有貢獻,「可惜對岸動輒尋找藉口,停止兩會商談」。

吳豊山強調,「兩會溝通橋梁建立不易,歷史不會回頭,兩岸應掌握歷史契機,擺脫宿日糾纏,殷盼對岸尊重中華民國存在事實,恢復對話,以期兩岸共存共榮、台海和平穩定」。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7日表示,九二共識是在雙方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度的前提下,「暫時擱置了對『一個中國』政治涵義的分歧」。他並說,「我願再次強調,只要台灣海基會回到『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承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事實,兩會商談就可以恢復」。

吳豊山本月13日回應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喊話九二共識表示,假如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2年達成九二共識,那麼中華民國在所謂九二共識裡面一定有個位置;對岸應該公開說清楚,中華民國在九二共識中,擺放在哪一個位置。

九二共識 兩會

延伸閱讀

陸生團抵台 國台辦:樂見兩岸青年常來常往

賴清德出訪傳共軍推利劍C軍演 綠委:不給中華民國空間

國台辦提出陸客到澎湖與本島 向民進黨政府拋兩項條件

大陸國台辦人事異動 經濟局長張世宏轉任台企聯秘書長

相關新聞

宣布了!陸文旅部:近期恢復福建、上海赴台團隊遊

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17日公告,為進一步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各領域交流常態化,回應台灣基層民眾和旅遊業界熱切期...

首批大陸赴台團客遭擱置? 我稱未接獲申請

兩岸就陸客來台互推責任,大陸國台辦昨爆料,「大陸居民首批赴台團隊遊的名單至今還擱在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的案頭」。對此,陸委...

大陸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 披露今年對台工作計畫

大陸各省市近期紛紛開展省級「兩會」,其中福建省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對台部分提出,今年將會加強教育、司法、衛生、科技、體育、文...

中英經濟對話 何立峰會英財相

暌違近六年的英中經濟財金對話,昨天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說,願和英方進一步拓展經濟財金合作,為發展穩定互惠的...

西藏日喀則6.8強震 至少126死

西藏日喀則定日縣昨上午九時發生規模六點八強震,創下當地百年紀錄,由於震源深度僅十公里,當地震感強烈。截至昨晚官方統計已有...

推鳳梨釋迦 饒慶鈴4日搶頭香訪陸

新年伊始,台東縣長饒慶鈴今日將訪問大陸,成為今年第一位登陸的縣市首長。根據官方公開的計畫書,她此行將會行銷農產品、期盼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