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越來越大咖!黃仁勳直言將赴緯創尾牙 「2天團」登台開唱

黃麟凱殺害母女兩人遭槍決 胞姊低調露面、身後事處理揭曉

TikTok被禁 數十億美元廣告大餅誰吃下?分析預測「最大贏家」

陸推進團客赴台 籲民進黨勿阻撓

被金門旅遊業者稱是「正港」大陸廈門陸客團10月初抵金,團客首站到水頭得月樓參觀並合影。記者蔡家蓁/攝影
被金門旅遊業者稱是「正港」大陸廈門陸客團10月初抵金,團客首站到水頭得月樓參觀並合影。記者蔡家蓁/攝影

兩岸雙向旅遊今年正式重啟,大陸方面八月至九月分別恢復福建民眾到馬祖金門簽注,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日公布,截至十月底共受理近五點九萬人申請赴金門、馬祖的簽注,呼籲民進黨當局「盡早撤除對兩岸人員往來的阻撓禁限」。

朱鳳蓮昨天再度表態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大陸居民赴島內團體旅遊」。對於兩岸觀光旅遊何時能恢復正常化?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則表示,若中共減少對台打壓,沒有騷擾性的盤查甚至拘禁,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朱鳳蓮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中援引出入境管理部門統計指,截至十月底共受理大陸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簽注申請五萬八七三五人,赴金、馬旅遊人數則為五○七四。她指出,數據表明,「大陸居民赴金、馬旅遊熱情較高」,並強調下一步將按照既定工作安排,「繼續推進大陸居民赴島內團體旅遊」。

朱鳳蓮再次喊話,「希望民進黨當局正視台灣旅遊業界和基層民眾的呼聲和訴求,盡早撤除對兩岸人員往來的阻撓禁限」。

對於大陸申請赴金馬旅遊簽注人數與實際到訪人數何以差距逾十倍?陸委會十三日透過書面回應指,人數落差並非台灣的審查作業阻礙。自今年十一月一日起陸客依「小三通」規定申請到金門、馬祖旅行,已回歸疫情前由移民署受理及審核,運作順暢。

陸委會表示,國台辦所說受理近五萬九千人赴金馬的旅遊簽注申請,因其簽注效期為六個月,實際上陸客並不一定會馬上就到金馬旅行。政府重申,歡迎陸客到金門、馬祖旅行。

針對朱鳳蓮喊話台灣,「盡早撤除對兩岸人員往來的阻撓禁限」。陸委會則表示,「兩岸人員往來不若過往,主要原因在於對岸尚未開放陸客來台旅遊」。至於國人赴陸人數未見成長的原因,亦是中共方面的政治考量。

邱垂正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則表示,我方推動兩岸旅遊正常化,但不斷遭中共對台複合性施壓,包括軍事、經濟、社會,特別是六月廿一日祭出所謂的「懲獨廿二條意見」,對兩岸關係傷害很大。其定義寬鬆模糊,還有缺席審判、終身追責、長臂管轄等不文明設計,因此,政府提升國人赴陸旅遊警示至橙色,請民眾評估可能風險和必要性。

另,對於大陸民航局先前公布的冬春航季,兩岸航班航點數量雙雙減少,朱鳳蓮則稱,其中已恢復通航的十四個大陸航點的航班方案,與夏秋航季基本一致,大幅減少的是尚未恢復通航的大陸航點的航班方案,「民進黨當局的刻意阻撓是影響兩岸航線航點及航班恢復的主要因素」。

朱鳳蓮 金門 馬祖

延伸閱讀

農業部祭養登及產量查核 阻大陸牡蠣、淡菜輸台

陸方兩岸航班航點下降 國台辦:因民進黨當局刻意阻撓

陸貨輪野柳擱淺 北京:基隆港出港遇颱風申請返港被拒

傳美方要台積電斷供陸晶片 國台辦:削弱台灣產業優勢

相關新聞

宣布了!陸文旅部:近期恢復福建、上海赴台團隊遊

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17日公告,為進一步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各領域交流常態化,回應台灣基層民眾和旅遊業界熱切期...

首批大陸赴台團客遭擱置? 我稱未接獲申請

兩岸就陸客來台互推責任,大陸國台辦昨爆料,「大陸居民首批赴台團隊遊的名單至今還擱在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的案頭」。對此,陸委...

大陸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 披露今年對台工作計畫

大陸各省市近期紛紛開展省級「兩會」,其中福建省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對台部分提出,今年將會加強教育、司法、衛生、科技、體育、文...

中英經濟對話 何立峰會英財相

暌違近六年的英中經濟財金對話,昨天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說,願和英方進一步拓展經濟財金合作,為發展穩定互惠的...

西藏日喀則6.8強震 至少126死

西藏日喀則定日縣昨上午九時發生規模六點八強震,創下當地百年紀錄,由於震源深度僅十公里,當地震感強烈。截至昨晚官方統計已有...

推鳳梨釋迦 饒慶鈴4日搶頭香訪陸

新年伊始,台東縣長饒慶鈴今日將訪問大陸,成為今年第一位登陸的縣市首長。根據官方公開的計畫書,她此行將會行銷農產品、期盼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