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龍年股民平均賺上百萬 沒賺到是因為買錯這些股

12強賽/7000萬紅包到帳!辜仲諒承諾獎金 匯入中華隊戶頭

中共國安部活動擴張 毛澤東時代以來權力最大

自習近平2年前任命陳一新執掌國安部以來,中共的情報機構和國安部的權力和影響力迅速上升。圖為陳一新。 中新社資料照片
自習近平2年前任命陳一新執掌國安部以來,中共的情報機構和國安部的權力和影響力迅速上升。圖為陳一新。 中新社資料照片

華爾街日報報導,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信陳一新執掌國家安全部,該部門成為毛澤東時代以來影響力最大的國安部。陳一新上任後,中國的間諜活動不斷膨脹,對內也持續透過網路宣傳強化與民眾的連結。

美媒華爾街日報今日報導,自習近平2年前任命陳一新執掌國安部以來,中國的情報機構和國安部的權力和影響力迅速上升。陳一新所推動國安部的權職遠超出其傳統的情報領域,公開發表與中國經濟、外交政策甚至文化相關的安全威脅方面的看法。

中國國安部主要負責情報收集和反間諜工作,職能類似於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與聯邦調查局(FBI)。

在陳一新的領導下,中國國安部因以下幾件事引起廣泛關注:打壓被認為構成安全威脅的外國公司;透過社群媒體宣傳,敦促民眾警惕「美國顛覆中國」的企圖;以及美國官員認為,中國國安部進行日益複雜的駭客攻擊,包括與「鹽颱風」(Salt Typhoon)這一駭客組織相關的攻擊行動。

過去中國國安部曾陷入腐敗醜聞,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不如中國其他安全機構。但自習近平第3任期以來,他將時任國安部部長陳文清提拔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擔任中央政法委書記,是自毛澤東時代以來首次有國安部負責人被提升到如此高的級別。

陳一新的崛起,反映出習近平喜歡選拔忠誠幹將的偏好。中國國安部以往的一把手通常專精於安全或情報領域,而陳一新過去擔任習近平任浙江省黨委書記時的高級助手,後來又擔任過浙江兩市和武漢的市委書記,是習近平核心圈子中的關鍵人物,並且善於利用數位技術強化公開宣傳進行治理。

在上任中國國安部部長之初,陳一新承諾要全力貫徹習近平關於「以新安全格局以保障新發展格局」的願景。陳一新在2023年4月發表的文章寫道,官員們必須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防範反擊外部對中國的極端打壓。

在陳一新任期內,中國有關部門對一些美國諮詢和盡職調查公司進行了突擊搜查和調查。全國人大修訂了中國的「反間諜法」,以加強政府對廣泛數據和數位活動的控制。陳一新還宣傳了習近平的安全關切,包括儘管美國相對在走下坡路,但仍然對中國的崛起構成威脅。

陳一新還將宣傳能力帶到國安部,開設微信公眾號,將以往神秘的國安部帶進大眾視野,推廣習近平的願景。甚至利用中國流行的「微短劇」引起年輕群眾的共鳴。該公眾號還發布一系列文章譴責美國針對中國的間諜活動,並指責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通過攻擊中國文化和抹黑中國形象,對中國發動「認知戰」。

國安 美國 習近平

延伸閱讀

向川普釋訊號?「拜習會」最終場傳APEC登場

習近平贈義大利總統月壤 這個禮物「意義重大」

中國新聞獎多項與習近平相關 被諷:能要點臉嗎?

看重中義關係 習近平贈義總統月壤、一同出席觀看普契尼音樂會

相關新聞

難樂觀 陸多省市降今年經濟目標

大陸各省市「地方兩會」已陸續召開,面對今年更加嚴峻的經濟前景,在去年基礎上,十餘個省市區調低了今年經濟成長目標,顯示謹慎...

習近平熱線川普 籲美方慎重處理台灣問題

選在美國總統就職前三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七日晚與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通電話。針對台灣議題,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國...

宣布了!陸文旅部:近期恢復福建、上海赴台團隊遊

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17日公告,為進一步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各領域交流常態化,回應台灣基層民眾和旅遊業界熱切期...

首批大陸赴台團客遭擱置? 我稱未接獲申請

兩岸就陸客來台互推責任,大陸國台辦昨爆料,「大陸居民首批赴台團隊遊的名單至今還擱在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的案頭」。對此,陸委...

大陸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 披露今年對台工作計畫

大陸各省市近期紛紛開展省級「兩會」,其中福建省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對台部分提出,今年將會加強教育、司法、衛生、科技、體育、文...

中英經濟對話 何立峰會英財相

暌違近六年的英中經濟財金對話,昨天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說,願和英方進一步拓展經濟財金合作,為發展穩定互惠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