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住蘇聯?川普「大清洗」各機關1類部門 再威脅未舉報抗命者下場慘

精舍推車運屍疑凌虐命案 吳姓女住持3人交保...限制出境科技監控

彰顯主權!大陸再公布南海64座島礁「標準名稱」 規範各界使用

大陸自然資源部、民政部10日發布「關於公布我國南海部分島礁標準名稱的公告」,一口氣公布64座南海島礁的標準名稱。圖為在中菲之間具有主權爭議的仁愛礁。(路透)
大陸自然資源部、民政部10日發布「關於公布我國南海部分島礁標準名稱的公告」,一口氣公布64座南海島礁的標準名稱。圖為在中菲之間具有主權爭議的仁愛礁。(路透)

近期中菲在南海的實體衝突雖減少,但在法律戰層次行使主權的動作不斷。大陸自然資源部、民政部10日發布「關於公布我國南海部分島礁標準名稱的公告」,一口氣公布64座南海島礁的標準名稱,要求社會各界按官方公布的標準名稱來使用。

根據大陸自然資源部網站,「關於公布我國南海部分島礁標準名稱的公告」稱,「為進一步規範有關地名的使用,現將『我國』南海部分島礁標準名稱予以公布」。公告詳細列出島礁包含經緯度的地理位置,並標示出該島礁的標準名稱與漢語拼音。且公告的主題劃分顯示為「海洋權益」。

根據公告,這次共新增64座南海島礁的標準名稱。對照公告提供的經緯度,這些島礁多位於南沙群島,且大多位於先前主權爭議最劇的仁愛礁嶼先賓礁周邊海域上,且多數島礁礁體規模較小,即便在Google地圖上輸入精準的經、緯度,也難以見於微星圖層之中。

這次大陸官方命名的島礁,有北斗礁、北斗頭礁、北斗東礁、北斗中礁、北斗南礁、北斗西礁、北斗北礁,亦有仁愛東礁、仁愛中礁、仁愛北礁等。

公告還提到,中國地名委員會1983年4月授權公布的「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和自然資源部、民政部2020年4月公布的「自然資源部、民政部關於公布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的公告」繼續有效。請社會各界規範使用已公布的標準名稱。

此前,大陸2020年4月19日公告的一批南海標準名稱,共包含25個島礁以及55個隱沒在海面下的地底地物(海底地理實體),同樣詳細列出命名對象的經緯度的地理位置,並標示出該島礁或海底地物的標準名稱與漢語拼音。

而就在本月8日,菲律賓總統馬可仕甫簽署了兩個國內法,包含「菲律賓海域法」和「菲律賓群島海道法」,以凸顯菲律賓保護海洋資源的決心。新法規定,菲律賓可依UNCLOS及2016年7月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CA)南海國際仲裁案的裁決,運用海事區域內的資源,同時也訂定相關行政罰則。

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同日隨即在例行記者會表示,該部已召見菲律賓駐陸大使提出嚴正交涉。毛寧強調,菲律賓海域法將「中國黃岩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及相關海域非法納入菲國海洋區域,妄圖以國內立法形式固化前述南海仲裁案的非法裁決,嚴重侵犯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中方予以強烈譴責並堅決反對。

透過Google地圖搜尋大陸官方公告「北斗礁」的實際位置。(圖/截取自Google Maps)
透過Google地圖搜尋大陸官方公告「北斗礁」的實際位置。(圖/截取自Google Maps)

中共 南沙群島 南海仲裁 毛寧 菲律賓 黃岩島

延伸閱讀

【專家之眼】南中國海更名為「南臺灣海」?

今年舉行多次聯合軍演 菲律賓:有助遏制大陸在南海侵略性行動

菲律賓軍方展開「奪島」演練 恐將引起陸方不滿

印尼總統晤李強 盼與大陸加強國際和區域事務溝通協作

相關新聞

領大陸身分證開鍘!跆拳道選手李東憲等3人註銷台灣身分 不得享健保

先前網紅影片稱台灣可能有10萬人領有大陸身分證,引發關注。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3日宣布,陸委會目前接到10幾件具體檢舉案...

校外砍殺釀1死!蘇州日本母子遇襲案 大陸男子判死刑

共同社今天報導,中國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法院今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日本母子遇襲案男嫌死刑。對於被告的作案動機,法院審理未提及日...

廣東梅大高速坍塌致調查報告發布 問責32名公務人員

2024年5月1日凌晨,廣東梅州市至大埔縣高速公路茶陽路段(梅大高速)發生塌方,導致23輛車掉落,造成52人死亡、30人...

救陸客觀光信心…泰總理2月訪陸 盼平息演員遭拐風波

大陸演員王星遭拐至緬甸事件後,重創陸客赴泰旅遊市場,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長索拉翁(Sorawong Thienthong)廿...

彭斯訪港時提黎智英案 港國安公署和保安局點名譴責

前美國副總統彭斯日前訪港時提及黎智英案,香港國安公署和港府保安局今發言,點名批彭斯「妄圖干預香港司法」。

川普擬對陸商品加徵10%關稅 陸外交部回應

甫就任的美國總統川普表態,正考慮對大陸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且可能從2月1日起實施。至於中國大陸與美國雙方是否已就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