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低估川普關稅衝擊?人民幣恐重貶20% 這國貨幣估貶四成最慘

徹夜守議場!眾綠委鞠躬盼挺大罷免 柯建銘:怕藍白又突襲開會

陸配「亞亞」掀波 擬立法管制武統言論?法務部說話了

為28億人民打破僵局 5年來首次「習莫會」在金磚登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下午在俄羅斯喀山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這是兩人五年來首次正式會面,被視為是中印打破外交僵局的重要象徵。(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下午在俄羅斯喀山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這是兩人五年來首次正式會面,被視為是中印打破外交僵局的重要象徵。(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下午在俄羅斯喀山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這是兩人5年來首次正式會面。幾天之前,兩國甫就2020年以來的邊境問題達成協議。習近平在會晤中強調,雙方應該加強溝通和合作,妥處矛盾分歧,相互成就彼此發展夢想。莫迪則強調,維護邊境和平穩定仍應是首要任務。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接受上海解放日報訪問時表示,「習莫會」如期登場,意味中印打破外交僵局。雙方邊境問題解決方案落實得好,其他部門的運籌環境就更寬鬆,但仍有不少負面因素會對中印關係的長期發展形成干擾,不會因為邊界問題解決方案就迎刃而解。

習近平與莫迪正在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國家峰會,兩人利用會議期間舉行雙邊會晤。

據央視新聞報導,習近平強調,中印關係本質是兩個14億多人口的相鄰發展中大國如何相處的問題。發展是中印兩國當前最大的「公約數」。雙方應該繼續堅持中印「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是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等重要共識,堅持正確戰略認知,共謀相鄰大國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光明正道。

莫迪則回應稱,印中關係保持穩定發展對兩國和兩國人民至關重要,事關28億人民的福祉和未來。莫迪也在社交媒體X發文表示,印中關係對兩國人民、對區域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很重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體諒將引領雙邊關係。

央視新聞指出,習近平與莫迪積極評價近期雙方通過密集溝通就解決邊境地區有關問題取得重要進展。莫迪就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提出設想和建議,習近平對此表示原則贊同。

報導稱,雙方同意,發揮好兩國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作用,共同維護好邊境地區和平安寧,尋求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雙方同意,兩國外長和各層級官員開展對話,推動兩國關係早日重回穩定發展軌道;雙方同意,在多邊場合加強溝通和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此外,雙方還認為,本次會晤具有建設性和重要意義,同意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係,不讓具體分歧影響兩國關係大局,為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推進世界多極化作出積極貢獻。

習近平與莫迪上次正式會晤是2019年10月在印度。隔年5月,解放軍與印軍爆發邊境衝突後,兩人未再有過正式會晤,僅在2022年峇里島G20峰會及2023年南非金磚峰會期間進行過簡短交談與非正式討論。

中印邊境歷經近4年半的對峙,印中外交部周一、二先後證實雙方已就邊境地區問題達成協議,邊境已恢復到2020年脫離接觸的狀態,雙方將落實解決方案。此進展成為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一步,路透指出,這為改善兩國政治和商業關係鋪平了道路。

俄羅斯 溝通 習近平 莫迪

延伸閱讀

習近平: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 都不動搖與伊朗合作

達成邊境協議後 習近平與莫迪睽違5年正式會晤

金磚峰會談俄烏戰爭 習近平:堅持戰事不升級等3原則

中俄鐵桿情深?普亭這個動作洩漏與習近平關係「沒那麼密切」

相關新聞

陸智庫:美艦穿台海頻率 逐年下降

北京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昨發布報告指出,去年共五艘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頻率有所減少,且近五年呈下降態勢。同時,美國...

提美中對話要求 戴恩斯23日見李強

與美國總統川普關係親近的蒙大拿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戴恩斯正在北京訪問,這次訪問是川普返白宮後首次美國議員訪陸,在中美關係動盪...

陸開放臨時台胞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

面對賴政府十七條因應策略,大陸續推台灣人可享「同等待遇」的措施,昨天宣布可為「港澳台居民」簽發電子臨時通行證,並提供通行...

陸反制美 上千肉商進口資格失效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最新顯示,根據二○二○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陸授予美國肉品工廠輸出大陸的註冊資格中,有一千多家工廠的...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墜毀於海南省

中共軍方罕見公布戰機失事墜毀消息,事發地點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架戰鬥機失事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