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誰能被錢砸醒?年終排行榜金融業13連霸 這產業最慘平均0.69個月

貝里斯籍貨船北竿擱淺進水 7人獲救、印尼籍船長失足落海亡

高雄冬日遊樂園開幕首日傳意外 男童玩「旋轉戰鬥機」後昏迷送醫

突訪銅鑼灣書店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一國兩制不可信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中)17日突然造訪銅鑼灣書店,並與店主林榮基(左)互動。(圖/取自大陸委員會臉書)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中)17日突然造訪銅鑼灣書店,並與店主林榮基(左)互動。(圖/取自大陸委員會臉書)

陸委會18日晚間於臉書公布主委邱垂正17日到訪在台灣重啟的銅鑼灣書店。邱垂正表示,在香港遭暴力手段摧毀的「銅鑼灣書店」在台灣重新啟業,不僅為移臺港人提供一處熟悉的閱讀場域,也警示台灣社會「一國兩制」的不可信。

據陸委會臉書,邱垂正係於17日偕同仁造訪近期遷址營業的銅鑼灣書店(位於台北古亭),除與店長林榮基交流經營理念,也以實際行動支持林店長透過知識的保存與傳播,守護民主與自由的普世價值。

邱垂正表示,台灣擁有民主與自由的珍貴資產,吸引許多香港朋友移居來台,而在香港遭暴力手段摧毀的「銅鑼灣書店」也在台灣重新啟業,不僅為移台港人提供一處熟悉的閱讀場域,也警示台灣社會「一國兩制」的不可信,「民眾應建立正確的心防,保有憂患意識」。

林榮基則表示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值得大家用心守護,他也關心移居來台港人申請定居的審查情形,邱垂正說明,政府歡迎港人來台共營美麗新故鄉,也非常重視移台港人的生活情形,陸委會與策進會將持續舉辦各類座談活動及提供個案諮詢輔導,協助港人適應生活及取得定居。

根據陸委會公布的照片,陪同邱垂正道訪銅鑼灣書店的官員,為陸委會港澳蒙藏處長盧長水。這項行程陸委會事先並沒有發出採訪通知。

據了解,林榮基1990年代在香港創立銅鑼灣書店,2015年他與書店其他股東及店員相繼失蹤,引起外界關注,直至2016年廣東省公安廳證實林榮基等人被捕,其後林榮基才返回香港,2019年來台並在台灣重新開業銅鑼灣書店,林榮基2022年底以「文化藝術」領域專業人才方式,正式向台灣申請定居。

在邱垂正之前,已有不少政治人物造訪過銅鑼灣書店,例如時任總統蔡英文2020年5月29日上午參訪,寫下「自由的台灣撐住香港的自由」,並表態政府已經成立了專案工作小組提供香港朋友協助,盼共同為自由、民主的發展努力。同年7月起,由策進會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為進入台灣的港人提供協助。

2020年8月17日政府修正發布「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主要增列原為中國大陸人民以及現(曾)任職中國大陸黨政軍之港澳居民,申請來台居留、定居時須經跨部會之聯合審查。據陸委會官網統計,2020年至今年8月,我方一共核准港人來台居留4萬772人、定居7325人。

邱垂正 銅鑼灣書店 香港

延伸閱讀

訪銅鑼灣書店 邱垂正:示警一國兩制不可信

境外旅客首位非日本 這個地區來台旅客已逾73萬

國台辦預告再有經貿制裁 邱垂正批陸:把經貿武器化

國台辦拒絕兩岸「二六共識」 邱垂正呼籲中共「務實」

相關新聞

台北燈節上海團來台被擋 陸委會2度「封殺」上海台辦主任

大陸文旅部十七日宣布近日將恢復福建、上海團客赴台旅遊,台北市府馬上邀請上海市官員二月來台參加二○二五台北燈節,但陸委會審...

領大陸身分證開鍘!跆拳道選手李東憲等3人註銷台灣身分 不得享健保

先前網紅影片稱台灣可能有10萬人領有大陸身分證,引發關注。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3日宣布,陸委會目前接到10幾件具體檢舉案...

校外砍殺釀1死!蘇州日本母子遇襲案 大陸男子判死刑

共同社今天報導,中國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法院今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日本母子遇襲案男嫌死刑。對於被告的作案動機,法院審理未提及日...

廣東梅大高速坍塌致調查報告發布 問責32名公務人員

2024年5月1日凌晨,廣東梅州市至大埔縣高速公路茶陽路段(梅大高速)發生塌方,導致23輛車掉落,造成52人死亡、30人...

救陸客觀光信心…泰總理2月訪陸 盼平息演員遭拐風波

大陸演員王星遭拐至緬甸事件後,重創陸客赴泰旅遊市場,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長索拉翁(Sorawong Thienthong)廿...

彭斯訪港時提黎智英案 港國安公署和保安局點名譴責

前美國副總統彭斯日前訪港時提及黎智英案,香港國安公署和港府保安局今發言,點名批彭斯「妄圖干預香港司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