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上漲166點收22,273點 台積電上揚18元收990元

百貨文創商品真假難辨?他見淘寶貨翻5倍賣 內行揭槓盤子話術

國際連鎖飯店男員工闖女湯區大喊「快出來」 裸體女客怒批:誇張

中向梵示好 將放寬主教任命年限 「獲赦免」詹思祿問候教宗

曾被教廷「絕罰」後,獲赦免的詹思祿主教與教宗方濟各見面時親切問候,並與楊永強向方濟各贈送「以信取信」的書法。(取材自公教報)
曾被教廷「絕罰」後,獲赦免的詹思祿主教與教宗方濟各見面時親切問候,並與楊永強向方濟各贈送「以信取信」的書法。(取材自公教報)

梵蒂岡正舉行「世界主教會議」,2名來自中國的主教今年不僅全程參與,還首度上台發言,引起天主教媒體關注,認為這是中國官方再度針對「獨立辦教」立場讓步,放寬中國天主教會與全球「普世教會」共融。另外,曾被教廷絕罰後獲赦免的閩東教區主教詹思祿更與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親切問候,並與浙江杭州教區主教楊永強向方濟各贈送「以信取信」的書法,意指以基督信仰取得梵中互信,似有替中國政府傳話意味。

中央社報導,天主教通訊社(Catholic News Agency)11日以「首次有中國主教在世界主教會議發言」為題,報導這個對天主教會相當罕見的情景。

報導同時披露,中國政府另一項對教廷伸出橄欖枝的舉動,是有意放寬梵中主教任命協議的「年限」,不再要求每2年屆期續約一次。媒體引述教廷國務院消息指出,梵蒂岡談判代表團已在9月底抵達北京,這次協議可望一次續簽3、4年。

北京政府過去堅持獨立辦教,禁止中國主教參與梵蒂岡舉辦活動,違背羅馬天主教「普世教會」教義。梵中2018年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後,中國政府從當年開始首度允許中國主教前來梵蒂岡參加「世界主教會議」(Synod),但中國主教以往從未在會中發言。

今年中國派出楊永強、詹思祿,到梵蒂岡與來自全球數百位主教共同參加「世界主教會議」。

天主教通訊社報導,楊永強10月7日在會中以中文發表簡短演說,內容未被轉播,但根據在場人士轉述,楊永強演說聚焦3大重點,包括介紹中國天主教歷史、梵中主教任命協議成果,以及雙邊文化交流。

楊永強去年曾與內蒙古教區主教姚順前來參加「世界主教會議」,但兩人皆提早返回中國,未全程參加為期1個月的會議。

相較之下,媒體觀察,今年中國主教展現了更積極的參與度。天主教通訊社報導,楊永強今年預計將繼續出席全體會議,他還邀請世界主教會議的各國參加者訪問中國。

一名教會人士向中央社提供的照片顯示,楊永強、詹思祿還在會場當面贈送教宗方濟各一幅書法,上面題字「以信取信」。教宗在照片中,一邊用手指著中文字畫,一邊向中國主教詢問,笑容十分燦爛。

中國主教贈送教宗方濟各(白衣者)書法,上面寫著「以信取信」,似乎暗指梵中對話與協議過程。教宗在照片中笑容燦爛。(中央社/天主教會人士提供)
中國主教贈送教宗方濟各(白衣者)書法,上面寫著「以信取信」,似乎暗指梵中對話與協議過程。教宗在照片中笑容燦爛。(中央社/天主教會人士提供)

相關新聞

提美中對話要求 戴恩斯23日見李強

與美國總統川普關係親近的蒙大拿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戴恩斯正在北京訪問,這次訪問是川普返白宮後首次美國議員訪陸,在中美關係動盪...

陸開放臨時台胞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

面對賴政府十七條因應策略,大陸續推台灣人可享「同等待遇」的措施,昨天宣布可為「港澳台居民」簽發電子臨時通行證,並提供通行...

陸反制美 上千肉商進口資格失效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最新顯示,根據二○二○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陸授予美國肉品工廠輸出大陸的註冊資格中,有一千多家工廠的...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墜毀於海南省

中共軍方罕見公布戰機失事墜毀消息,事發地點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架戰鬥機失事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趙樂際缺席人大」為何被民間放大解讀 關鍵在「刑不上大夫」

雖然代替趙宣講的李鴻忠稱趙呼吸道感染,但許多人本能地不相信李的說辭,以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比如,趙是不是因為腐敗被習近平查辦,又或他在對兩會的某些內容上不認同,故意托病缺席。不管怎麼樣,只要不是真的生病,就有熱鬧可看,甚至出個像中共20大閉幕式胡錦濤被駕離那樣的事件,更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