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國慶演說溫和? 陸學者:毫無善意、挑釁意味濃
![針對賴清德總統雙十演說,大陸多位涉台學者認為,其此番言論絕非「橄欖枝」,毫無善意。(記者季相儒/攝影) 針對賴清德總統雙十演說,大陸多位涉台學者認為,其此番言論絕非「橄欖枝」,毫無善意。(記者季相儒/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0/13/realtime/3070680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賴清德總統10日發表上任後首次雙十國慶演說,多被認為比預期更溫和、節制,陸委會也喊話北京當局認真理解演說中所表達的善意。但大陸多位涉台學者認為,其此番言論絕非「橄欖枝」,毫無善意,而是極具欺騙性、挑釁意味濃、危害性更大的新版「台獨自白」。
新華社報導,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謝郁指出,賴清德上台後不斷深化、整合其一貫的「台獨」立場,在「雙十」講話中以「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切割兩岸淵源與聯結,以「新兩國論」為基底,借「中華民國」之殼偷渡「台獨」分裂圖謀。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彭維學形容,賴清德的「新兩國論」比李登輝的「兩國論」更露骨,比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更險惡,比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論」更深入。
彭維學稱,賴清德意圖凸顯所謂「台灣主權」、解構「兩岸一中」,借「中華民國」的符號,突出兩岸政治分歧,強化「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等認知,為其「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虛構法律和歷史依據,妄圖把台灣從中國「和平分裂」出去。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認為,賴清德「新兩國論」的核心要素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僅從歷史、文化上割裂台灣和大陸的聯繫,還偷換概念,玩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3個名稱的等同與互換,建構台灣和大陸是「敵國」關係的論述。他並認為,賴清德站在「台獨」立場上講「希望兩岸健康有序對話交流」「追求和平共榮」,絕非釋出善意。
就賴清德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謝郁稱,這呼應了台當局近期和美西方「炒作」聯大第2758號決議「與台灣無關」,企圖推動台灣問題進一步國際化。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鄭劍稱,賴清德講話中賣力配合美西方「以台制華」的戰略和話術,「挾洋謀獨」、遞「投名狀」的嘴臉暴露無遺。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長邵育群表示,賴清德完全複製美西方反華勢力炮製的「民主對抗威權」敘事框架,抹黑攻擊大陸也是配合美西方反華勢力論調。賴清德「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甘為外部勢力馬前卒,嚴重危害台灣同胞安全、利益及福祉。
鄭劍指出,賴清德繼續推銷「新兩國論」,鼓譟「反中抗中」,迎合西方反華勢力。聯繫其上台後一系列言行,無論如何偽裝,他此番言論都是「危險的挑釁」,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應高度警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