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秀賢「下空洗碗照」曝光 經紀公司喊話求見金賽綸母親

看清金秀賢?全智賢曾喊「拒再合作」挨轟 12年後大逆轉:根本先知

今晚8縣市慎防大雨 明3縣市留意10度以下低溫

王毅會布林肯:當前台海最大危險是賴清德之流越來越猖獗的台獨行徑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大期間應約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大陸外交部網站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大期間應約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大陸外交部網站

據大陸外交部網站28日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9月27日,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大期間應約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王毅強調,當前台海局勢的最大危險是賴清德之流越來越猖獗的「台獨」行徑。 「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如果美方真心希望台海和平穩定,就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履行三個聯合公報,停止武裝台灣,公開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王毅闡也述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嚴正立場,強調中方堅持同直接當事人透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美方不要總是在南海興風作浪,不要破壞區域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

這是會談是中國大陸試射洲際導彈後首次的中美高層會談;但公布的消息中並沒有布林肯的說法,訊息稱,雙方一致認為會晤是坦誠、實質的,認同中美兩國需要找到長久和平共存之道。雙方將持續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進行對話合作,妥善管控分歧,爭取兩國關係穩定、健康、永續發展。

此外,雙方同意就國際地區熱門議題保持溝通,並適時舉行新一輪中美亞太事務磋商。

王毅表示,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中美關係在曲折動盪中實現重回峇裡島、通往舊金山,取得的進展得來不易,值得珍惜。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符合兩國人民利益,順應國際社會期待,能否延續這一勢頭,取決於雙方努力。

他說,美方不能總是以「兩副面孔」對華,一邊肆無忌憚圍堵打壓中國,一邊若無其事同中國對話合作。美方既然多次表示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就要從根子上樹立理性對華認知,構建正確相處之道,以尊重的態度開展對話,以互惠的精神推進合作,以慎之又慎的態度處理分歧,而不是動輒「從實力地位出發」,我行我素,任性妄為,把以前的錯誤當成繼續犯錯的藉口。

王毅說,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對華經貿科技打壓。國家安全不能泛政治化,「小院高牆」不能成為「大院鐵幕」。中方絕不接受人權「教師爺」的指手畫腳,更反對打著人權幌子干涉中國內政。兩國人文交流至關重要,美方應以實際行動消除障礙。

王毅指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坦坦蕩蕩,始終堅持勸和促談,為推動政治解決做出自己的努力。美方應停止對中方的抹黑栽贓、濫施制裁,停止藉此製造對立、鼓動陣營對抗。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大期間應約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大陸外交部網站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大期間應約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大陸外交部網站

台獨 布林肯 王毅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布林肯會王毅提台海議題 談拜習再互動有信心

兩岸同時交好 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會見王毅

為「拜習通話」鋪路?布林肯27日下午將與王毅會見

美國務院:布林肯將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

相關新聞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趙樂際缺席人大」為何被民間放大解讀 關鍵在「刑不上大夫」

雖然代替趙宣講的李鴻忠稱趙呼吸道感染,但許多人本能地不相信李的說辭,以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比如,趙是不是因為腐敗被習近平查辦,又或他在對兩會的某些內容上不認同,故意托病缺席。不管怎麼樣,只要不是真的生病,就有熱鬧可看,甚至出個像中共20大閉幕式胡錦濤被駕離那樣的事件,更好。

習或趙樂際?誰在反分裂法20年座談發言 意義大不同

北京預告在本周五,也就是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周年當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重要活動」,等於宣告屆時將會由中共高層出面發表涉台...

港民調:一國兩制、人權自由評分跌 部分議員只懂追捧中

香港「民主思路」發布新一輪「一國兩制」評分,其中不僅「一國兩制」指數微跌、「高度自治」、「人權自由」及「內港關係」的評分...

南華早報:川習最快下月會面

香港南華早報十日獨家報導,多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最早可能四月訪問中國大陸。若此事成真,習近平將會在五月訪問莫...

美關稅戰 盯上陸成熟製程晶片

路透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將於當地時間十一日,就中國大陸製造的成熟製程晶片(傳統晶片)舉行聽證會。此舉可能會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