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道指漲逾200點 站上4萬3000點 偕史指再創新高

秋老虎發威 吳德榮:北部上看35度高溫 周六東北季風南下

再提供1.6兆資金支持 陸在非洲引發的債務問題受關注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宣布,未來三年將再提供非洲人民幣3,600億元額度的資金支持,但中國在非洲引發的債務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路透)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宣布,未來三年將再提供非洲人民幣3,600億元額度的資金支持,但中國在非洲引發的債務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路透)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5日登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未來三年將再提供非洲人民幣3,600億元(約合新台幣1兆6,200億元)額度的資金支持。不過,中國大陸在非洲引發的債務問題,也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

環球時報5日社評指出,目前已有52個非洲國家及非盟委員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非合作新建升級近10萬公里公路、超過一萬公里鐵路、近千座橋梁、近百個港口。此次中非合作論壇也將增加衛生健康、金融、數位創新等更多新興產業和新要素合作。

《德國之聲》表示,習近平發起的「一帶一路」主要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貸款,非洲作為「一帶一路」倡議重點,有批評者指責,該倡議讓非洲國家背負沉重債務。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2022年底發布報告稱,來自中國的貸款佔非洲總債務12%。2000年到2020年,該債務增加五倍多,達6,960億美元。

據悉,肯亞接受中國的貸款已超過80億美元,為償還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債權人的貸款,肯亞政府今年6月提出一項財政法案,要以增稅的方式籌集約27億美元,該消息隨即引發肯亞國內持續數周的抗議活動,示威者繼續指責政府治理不善,導致政府不得不撤回法案稅。

而隨著中國面臨國內金融壓力,對外投資轉向謹慎,中國對非洲的資金支持也有所減少。路透報導,中國2023年向非洲批准46.1億美元貸款,這是七年來首次增長,但仍遠低於2016年的峰值。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告訴美國之音記者,非洲缺乏投資的原因之一是大型投資回報率低、風險高,一旦非洲國家經濟面臨問題,償還債務和完成工程,就可能成為挑戰,「債主都不希望看到自己有所損失,希望適當管控自身風險,中國也不例外。」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王國臣此前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拜訪拉丁美洲或非洲都表示會提供貸款,但大陸商務部或中國人民銀行才是實際去談貸款的單位,談的時候就不是政治考量,而是在商言商,可以核貸多少錢、到底有沒有開發案的價值。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非洲地緣政治高級研究員梅瑟威(Joshua Meservey)也認為,中國發放一些貸款或以其他方式支持某些非洲項目是出於政治原因,而非商業原因。

梅瑟威指出,非洲國家已經意識到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性,但在可預見未來內,這些國家很難擺脫中國施加的影響,「隨著未來越來越多非洲不良貸款到期,我認為中國貸款機構在放貸時會更加謹慎。」

債務 美國 非洲

延伸閱讀

習近平宣布 未來3年提供非洲逾1.6兆元資金支持

中非合作論壇 習近平:中非提升至全天候命運共同體

中非論壇開幕 我友邦史瓦帝尼缺席

普亭會見韓正:俄中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相關新聞

封鎖台灣?陸海警宣布出動4支海警艦艇按一中原則管控台島

配合中共此次「聯合利劍-2024B」演習,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上午8時宣布,10月14日,海警2901編隊、130...

石破會李強 開啟對華外交難題

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上任後,中日關係似有回暖跡象。石破茂十日在寮國與大陸總理李強會晤,雙方確認推進「戰略互惠關係」。日媒昨...

歐洲議會又通過新疆決議 陸使團:沒有資格指手畫腳

歐洲議會10日通過一份對於大陸、土耳其、伊拉克侵犯人權的決議,其中指出大陸不公正監禁維吾爾人伊力哈木.土赫提和古爾山.阿...

首出訪會李強 石破:台灣問題立場不變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上任後,對中政策備受矚目。綜合陸媒、日媒報導,石破茂昨天在老撾(寮國)舉行的東協系列會議期間,與大陸國務...

陸委會談賴總統國慶文告:籲北京當局「認真理解」善意

賴總統10日發表上任後首次國慶文告,陸委會傍晚表示,總統談話彰顯「兩岸政策的一貫性和可預測性」,陸委會並強調賴總統談話「...

曾戴LV絲巾受訪 大陸這名女局長任新職5個月被查

大陸珠海市紀委監委網站今天發布消息,珠海市市場監察局局長、民盟珠海市委會副主委李桃艷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接受珠海市監察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