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愛爾達場場直播 14場資格賽+47場正賽全都看得到

訪北京見國台辦宋濤 金門議長洪允典:希望大陸同胞來走一走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陪同金門民意代表團訪問北京。記者陳政錄/攝影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陪同金門民意代表團訪問北京。記者陳政錄/攝影

22日下午,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北京會見由金門縣議會議長洪允典擔任團長的金門民意代表團一行時,表示大陸對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阻礙兩岸交流是堅決反對的;洪允典則說,今天帶著金門家鄉最新的民意到北京來,希望兩岸通過共榮共贏,讓互訪更強化,也特別希望「大陸同胞來我們這邊(金門)走一走」。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陪同金門民意代表團一行約20人訪問北京,包括洪允典和數位金門縣議員、旅行業者,於22日下午在國台辦的會見廳,與宋濤會見,在雙方致詞時開放媒體進場。會後,代表團一行預計接受媒體訪問。

宋濤首先指出,金門和廈門一水之隔,過去曾是兩岸軍事對峙的前沿,如今是兩岸合作的先行區。他還提到,「我看了你們的身分證,你們的身分證上還是福建省金門縣」。

因此,宋濤認為,金門鄉親對兩岸「同屬一中」有更深的認識,對兩岸交流有更強烈的願望。

宋濤表示,這一年來,大陸推出很多政策,深化兩地融合發展,為廈金鄉親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大陸將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台灣同胞尤其是金門同胞能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的成果,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共同守護好中華民族的共同家園。

宋濤接著話鋒一轉表示,當前台灣「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使台海形勢複雜嚴峻,阻礙兩岸交流,設置很多限制,「我們對此是堅決反對的」,這次金門超過一半的議員和旅遊界代表來大陸表達金門鄉親的意見,反對台獨,「我們對此是高度讚賞」。

洪允典表示,「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今天帶著家鄉最新民意到北京來,希望兩岸通過共榮共贏的立場,讓互訪的情景能夠更加強化。

他指出,金門現在用的是福建水,解決了乾旱問題,也是兩岸間構建基礎建設的一個共識,所以將來機場共用,通橋、通水、通氣、通電,「都是這樣的一個模式」,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也「特別希望大陸同胞到我們這邊(金門)來走一走」,建立感情,因為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

由金門縣議會議長洪允典擔任團長的金門民意代表團,於昨日下午從桃園機場搭機,在晚間抵達北京,在立委陳玉珍陪同下,與金門多位縣議員和旅遊觀光業者等約二十人,展開為期四天三夜的訪問行程,今日上午參訪大陸企業後,在下午和宋濤舉行會見,並由陸方安排舉行招待晚宴。

據陳玉珍昨天表示,將當面表達對儘速恢復兩岸觀光旅遊的期待。至於陸委會說,「若中國大陸文旅部宣布把台灣列為開放地區,政府就願意讓團客過去」,陳玉珍稱也會「把話帶到」,希望能落實解除禁團令,進一步保障在大陸旅遊的台灣遊客權益。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右)22日下午會見由金門縣議會議長洪允典擔任團長的金門民意代表團一行。記者陳政錄/攝影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右)22日下午會見由金門縣議會議長洪允典擔任團長的金門民意代表團一行。記者陳政錄/攝影
金門民意代表團近日訪問北京,22日會見國台辦官員。記者陳政錄/攝影
金門民意代表團近日訪問北京,22日會見國台辦官員。記者陳政錄/攝影

北京 國台辦 宋濤 廈門 福建 金門

延伸閱讀

罷免燒到離島!金門縣議長洪允典罷免案 最晚9月16日投票

獨/ 賴清德明主持八二三砲戰66周年祭典 快閃金門行程曝

罷免金門議長案 內政部:如符規定9月16日前須投票

金門團今下午赴國台辦 拜會宋濤

相關新聞

中英經濟對話 何立峰會英財相

暌違近六年的英中經濟財金對話,昨天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說,願和英方進一步拓展經濟財金合作,為發展穩定互惠的...

西藏日喀則6.8強震 至少126死

西藏日喀則定日縣昨上午九時發生規模六點八強震,創下當地百年紀錄,由於震源深度僅十公里,當地震感強烈。截至昨晚官方統計已有...

推鳳梨釋迦 饒慶鈴4日搶頭香訪陸

新年伊始,台東縣長饒慶鈴今日將訪問大陸,成為今年第一位登陸的縣市首長。根據官方公開的計畫書,她此行將會行銷農產品、期盼增...

展望美中台關係 大陸學者:川普將對兩岸「雙向訛詐」

大陸福建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海峽衛視2024年12月31日晚間撥出一檔節目,邀集大陸學者跟台灣前立委評論兩岸與美中台關係,...

空警三千首飛 共軍空戰優勢增

繼共軍第六代隱形戰機日前在四川成都首飛疑被民眾目擊,近日陝西西安上空出現一架大型黃色飛機,被認為是共軍最新「空警三千」預...

全球首艘電磁彈射 共軍新型兩棲攻擊艦下水

解放軍新一代的○七六型兩棲攻擊艦,首艘「四川艦」昨天舉行下水與命名儀式,官方指出,該艦滿載排水量達四萬餘噸,且使用電磁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