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分析:中國車商可吸收、影響不大

對於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臨時關稅,中國國家發改委三天內連發三篇文章強硬回擊,抨擊歐盟此舉是將調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是典型的雙標,並阻礙綠色轉型,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國副總理丁薛祥近日將赴歐盟總部舉行第五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是否談及關稅引關注。彭博資訊則認為,歐盟增關稅對中國電動車其實影響有限。
據中國國家發改委網站,三篇署名「金軒」的文章指出,歐盟應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以「反補貼」名義限制中國電動汽車,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到2022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歐、美仍實施大額購置補貼,補貼力度明顯高於中國。
中國國家發改委還稱,歐盟限制中國電動汽車將加劇其化石能源依賴,籲歐盟勿貪一時之利阻礙綠色低碳轉型。
另據中央社報導,中國副總理丁薛祥將於17日至21日赴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舉行第五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並訪問盧森堡。這是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臨時關稅後,中國官方首次公布高層官員到訪歐盟。
而據彭博資訊報導,中國的電動車製造業者仍有諸多選項能維持公司成長,包括將生產基地移往歐陸,並以豐厚的獲利率,吸收關稅帶來的衝擊。業者也可能將焦點轉往中東、拉美及東南亞等新市場;當地電動車比率雖低,但正持續成長中。
小摩分析師指出,比亞迪即便完全吸收新關稅,每輛銷歐電動車的獲利仍比在國內賣車高約1.5倍。比亞迪也已選定匈牙利建立在歐洲的第一座車廠,可以不必承擔關稅。
大和證券分析師表示,歐洲提高關稅,對中國電動車廠商只有「低度影響」,因為歐洲只占中國電動車銷售量的一小部分。
而對於中國可能採取的報復措施,觀察者網引述路透報導,歐洲行業高管和分析師普遍認為,若中國限制從歐洲進口豬肉「報復」,歐洲豬肉行業將面臨「噩夢」。數據顯示,西班牙是中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國,其他主要供應國包括法國、丹麥和荷蘭。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