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垂直落地」畫面曝光

今晚各地慎防雨勢 明起逐漸轉乾、強烈冷氣團南下降溫

六四35週年將屆 天安門母親呼籲習近平對話

六四事件35週年將屆,六四罹難者家屬團體「天安門母親」發表公開信,重申公布真相、賠償、問責三項訴求,再次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他們就相關問題進行對話,這是對還活著的父母親們最大的安慰。

天安門母親官網發表「1989年六四慘案35週年祭」公開信說,35年過去了,政府依舊保持沉默。能夠在網路上看到的是中國共產黨簡史裡就當年89年學生運動引發的慘案說辭。這樣顛倒是非、罔顧事實的說辭,他們無法接受或容忍。

公開信提到,當年因胡耀邦去世引發的學生運動,學生們提出的口號是反官倒、反腐敗,要求公布官員個人財產,民有監督權。這些要求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廣泛的回應與支持。人們是善意的,是希望用這種方式向政府表達民眾的願望,期待政府可以傾聽民眾訴求,能夠看到一個清明廉政的政府。「現在的政府不是也在反貪污反腐敗並在人代會討論『官員公布財產』的提案嗎?」

天安門母親指出,六四以來,政府無視六四慘案無辜死難者親屬的正當訴求,以各種方式不斷干擾死難者親屬的正常生活。政府一直宣傳,強調並實施依法治國,以人為本的方針政策。而對待六四死難者親屬的訴求卻一直置之不理,完全背離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

公開信重申三項訴求:公布此次事件中的死者名單和人數;依法給予六四受難者及受難者親屬相應的賠償; 按法律程序追究事件責任者的法律責任。

公開信表示,再一次誠懇地向習近平及政府呼籲,期待政府能夠與他們就相關問題進行對話。六四慘案是中國政府必須要面對和需要向人民交代的無法繞過去的歷史性悲慘事件,當時政府中的某些人應當承擔亂殺無辜的法律責任。

天安門母親最後說,35年來他們飽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很多當年失去孩子的父母親們已經離開人世,他們是帶著無盡的遺憾走的。如果政府有誠意地把這件慘案擺到議事日程上來,這是對尚還活著的父母親們最大的安慰。

公開信共有114位六四罹難者家屬連署,並附上73位已故連署者名單。

對此,台灣華人民主書院常務理事曾建元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當年,北京學生們的訴求並未背離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的大方向,習近平出任中共總書記後,對中共黨內的功與過,也曾進行反思。「但是,就欠缺了對六四的反省。我覺得中共應當要有足夠的自信來面對六四問題。」

曾建元說,六四35年過去了,那都是上一個世紀和上一代人的事情。現在重新面對和檢討,對於當時被無辜射殺的學生和民眾給予道歉和賠償,對於責任人要檢討是否追究責任。「我覺得習近平不需要去背負當年鄧小平留下的歷史責任。」

六四 天安門 習近平

延伸閱讀

國會改革是習近平指使韓國瑜、傅崐萁? 國安局稱持續關注

G20峰會前 習近平將赴巴西國是訪問

提起習近平…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典演說遭打斷 羅穆尼機智化解

袁紅冰曝習近平欲從內部瓦解台灣 藍:造謠專家

相關新聞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墜毀於海南省

中共軍方罕見公布戰機失事墜毀消息,事發地點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架戰鬥機失事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陸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 趙樂際:以法懲獨「四個堅定」

大陸昨天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廿周年座談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就解決台灣問題,提出堅定信心決心,扎實推動祖國統一進程,和...

「趙樂際缺席人大」為何被民間放大解讀 關鍵在「刑不上大夫」

雖然代替趙宣講的李鴻忠稱趙呼吸道感染,但許多人本能地不相信李的說辭,以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比如,趙是不是因為腐敗被習近平查辦,又或他在對兩會的某些內容上不認同,故意托病缺席。不管怎麼樣,只要不是真的生病,就有熱鬧可看,甚至出個像中共20大閉幕式胡錦濤被駕離那樣的事件,更好。

習或趙樂際?誰在反分裂法20年座談發言 意義大不同

北京預告在本周五,也就是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周年當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重要活動」,等於宣告屆時將會由中共高層出面發表涉台...

港民調:一國兩制、人權自由評分跌 部分議員只懂追捧中

香港「民主思路」發布新一輪「一國兩制」評分,其中不僅「一國兩制」指數微跌、「高度自治」、「人權自由」及「內港關係」的評分...

南華早報:川習最快下月會面

香港南華早報十日獨家報導,多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最早可能四月訪問中國大陸。若此事成真,習近平將會在五月訪問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