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好天氣要掰了!明起變天雷雨開炸、氣溫下跌 下一波鋒面這日報到

影/超噁!高雄岡山名店肉粽藏指甲片 衛生局責令限期改善

北市大直驚傳街頭擄人!所長帶隊「對空開三槍」逮3嫌

中日韓峰會 可能避談安全問題談擴大經貿合作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即將在南韓首都首爾登場。圖為南韓24日舉行世界城市文化節,演員們在首爾光化門前廣場穿著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演出。(新華社)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即將在南韓首都首爾登場。圖為南韓24日舉行世界城市文化節,演員們在首爾光化門前廣場穿著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演出。(新華社)

中日韓領袖峰會將於27日舉行。會議將由中國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南韓總統尹錫悅出席。專家分析,三國在關鍵議題立場迥異,可能避談政治安全問題,著重較易有共識的領域,並「致力於維持合作勢頭」。

三方峰會前,26日預計舉行若干雙邊會談。岸田24日對日本共同社說,有意與李強在雙邊會談交流。

中通社報導,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23日就共軍在台灣周邊開展演習一事指出,「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對我國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整體的穩定而言很重要。」並表示將向中方直接傳遞此訊息。日媒分析,日方可能會在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之際告知中方。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于瀟表示,預計日本此次會在會議上提及台海議題,表態趨向希望地區穩定,避免戰爭發生。

于瀟分析,中方在本次會議的訴求是擴大與日韓合作,促進地緣合作,但中方圍繞台灣問題等核心利益的表態和行動,不會因日韓而改變;日方訴求是與中國加強高層對話溝通,明確雙方的分歧和共同利益,並企圖透過表態影響中國。韓方則會希望與中方擴大經貿合作,並藉由緩解韓中關係,拓展其在朝鮮半島和東南亞地區的外交空間。

于瀟直言,此次會議重點不僅包括三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與分歧,也包括影響三方合作的戰略性、政策性問題,對於三方奠定政治合作、擴大地區安全共識意義重大。他表示,會議分歧將聚焦在台海、南海和朝鮮半島等問題,但或許仍會在一些合作領域取得成果。

日本讀賣新聞披露,屆時將通過的聯合聲明草案,涵蓋對北韓問題、國際秩序、經濟合作及貿易等三大重點。讀賣整理已知的草案重點。針對北韓加速研發核武及彈道飛彈,三國領導人將強調,維持朝鮮半島與東北亞和平穩定是三國共同利益及責任,並主張朝鮮半島完全非核化是其共同目標。

國際秩序方面,三國擬確認遵守基於國際法及國家同意的義務。聯合聲明並預計明文反對「藉由武力或威嚇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但北京對此措詞及北韓問題有所反彈,三方協調可能面臨困難。

經貿部分,三方將強調有責任維持並加強基於規則、開放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也均將訂出在今後幾年,將三國間貿易額從前年7700億美元擴大至1兆美元的目標,並加快談判中日韓自貿協定(FTA)。

中日韓領袖高峰會議自2008年以來已舉辦八次,但自2019年12月後因日韓關係冷淡加上新冠疫情停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指出,如今中日韓領袖高峰會議再度舉行,釋出推動三國合作重回正軌的積極信號。

另據美國之音引述法新社報導,首爾峨山政策研究院(Asan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研究員李東圭(音譯)表示,三國在關鍵問題上,包括平壤的核威脅以及與俄羅斯日益密切的關係上,存在明顯的「立場分歧」,因此幾乎不可能形成共識。因此,為了確保三邊會議取得成功,他說:「這些話題不會被討論,他們寧願模糊的談論並強調三國之間的合作。」

相關新聞

邱垂正:遭刻意「洗人口」 港人來台居留門檻將提高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0日參加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主辦的第5屆「台北科技盃愛地球公益路跑」時表示,香港遭中國大陸刻意「洗...

大陸武漢「航母樓」大改建 美媒:可能正在建造新航母

共軍現有3艘航母,而新航母的建造一直備受關注,美國媒體近日指出位於大陸湖北武漢的全尺寸陸基航母實驗設施正進行大規模改裝,...

習近平抵柬埔寨 籲重拳打擊網路詐騙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度出訪選在東南亞,昨天前往最後一站柬埔寨,習近平在柬媒撰文呼籲加強反干涉、反分裂、防範抵禦「顏色...

大陸、馬國聯合聲明 反對肆意加徵關稅 稱不支持台獨主張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結束馬來西亞訪問,中馬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指,雙方將攜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

習近平籲「全球南方」抵制濫徵關稅

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稅戰升溫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習近平昨與大馬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首相安華會談...

陸委會封殺上海團效應浮現? 今年雙城論壇2市「靜悄悄」

兩岸交流日益緊縮,過去雙城論壇籌辦,從當年度燈節活動交流之後,上海台北雙方幕僚就會開始前期作業,但今年陸委會封殺行之有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