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網友指控「五月天假唱」 相信音樂不忍了!全力反擊

亞錦賽/大巨蛋比賽突傳警報聲響 菲律賓教頭坦言被嚇一跳

3男玩火致整棟火警全毀...中原店暫停營業 家樂福聲明回應

市場低迷管控緊 中國及香港國際律師事務所現裁員潮

由於中國經濟成長不若預期,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拖累商業活動,中國和香港的國際律師事務所正面臨一波裁員潮,其中1間事務所今年至少已解雇20名律師。

律師和法律專才招聘人員告訴「日經亞洲」(Nikkei Asia),裁員不僅凸顯市場低迷,也反應出頂級國際企業對中國業務的依賴。來自不同公司的10餘名合夥人表示,中國相關業務已開始縮水,其中多人表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客戶要求長期延遲付款。

數名消息人士透露,總部位於倫敦的年利達律師事務所(Linklaters)已在中港兩地解雇約20名律師。根據該公司發言人,這次「適度裁員」是為「應對中國市場長期低迷」。

實際上,中國市場重新開放並未帶來備受期待的經濟反彈。部分獵頭公司甚至表示,目前香港律師就業市場比15年前全球金融風暴之後的情況更糟。

法律行業招聘公司Jowers Vargas共同創辦人喬爾斯(Evan Jowers)說,全球金融風暴期間,「大約從2009年5月開始,香港交易量能的恢復狀況相當強勁,整個2010年,當地員工的工時都很長,因為全球人事凍結,導致人力嚴重不足」,但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

他表示,西方國家的商業交易開始改善,但在香港,大型律師事務所「陷入持續的交易量危機,而且目前沒有看見隧道盡頭那道光的跡象」。

偉凱(White & Case)和凱易(Kirkland & Ellis)等國際律師事務所今年也減少了香港辦公室的律師人數。

報導指出,隨著中國日益著重安全而非經濟成長,令投資人和市場引以為憂。除實施新版「反間諜法」和「對外關係法」,北京也屢次出手打擊私人企業和企業家。舉例來說,中國金融企業華興資本創辦人包凡自2月被帶走以配合官方調查,最近又遭延長拘留,但延長多久沒有明確消息。

Ashford Benjamin管理合夥人古柏(Ben Cooper)指出,由於中國經濟放緩,許多律師事務所開始裁員,因為對於多數在中國經營的外國事務所而言,企業和資本市場團隊堪稱他們的「引擎室」。

另一方面,香港初次公開募股(IPO)的步伐依然緩慢,今年上半年有33間新上市公司,較去年同期27間略增,但今年募資僅179億美元,較去年縮水9%。

受聘英國企業、派駐香港的一名IPO律師認為,當前情況對亞洲律師事務所的影響將遠遠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因為投資人情緒雖在短時間內出現回升,但「現在人們對2024年的情況更加悲觀」。

這名律師認為,原本搭上中國經濟成長順風車的國際律師事務所如今正經歷下行週期,預計香港和中國市場將有更多裁員,「(中國經濟)沒有徹底轉變的跡象」。他也預測,市場將需要2至3年的時間才能復甦。

律師 香港

延伸閱讀

亞洲首間 香港城大獸醫課獲英澳認可、下月迎11港產獸醫

香港智障兄弟疑家中餓死 全城熱議

黎智英監禁近千日 兒黎崇恩致函籲英政府對中強硬

亞運游泳/50蛙、100自接力 香港何詩蓓摘雙銅

相關新聞

陸開放6國免簽 首日入境增長12%

本月起,中國大陸對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和馬來西亞等六國持普通護照人員,實施免簽證入境十五日新政。大陸國家移民...

創下全球首例 北京接受塔利班派駐大使

在阿富汗內戰中奪取政權已有兩年餘的塔利班(神學士)外交部發表聲明,中國大陸已經接受其任命的大使,由此北京創下全球首個承認...

王毅赴越 外媒:為習出訪準備

大陸外長王毅昨天啟程訪問越南,主持中越雙邊合作會議,外媒報導稱,中越正商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月中旬訪越,相信王毅是為...

福建艦測試靜載發射 估年底海試

中共航艦發展引起外媒關注,據美國媒體披露,中共最新型航艦「福建艦」開始對其電磁彈射系統進行「靜載」發射測試,為其下一步「...

WHO:大陸目前呼吸道肺炎激增數量不如新冠疫情前多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表示,中國大陸目前出現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數量,沒有新冠疫情前那麼多。

中日韓外長推動峰會 三國同意召開領袖會談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及南韓外長朴振,廿六日在釜山舉行暌違四年三個月的中日韓三國外長會,歷時約九十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