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秉樞爆打高嘉瑜判2年10月雙方不上訴 再服刑14天可自由

陸外長:習近平訪俄展現世界級大國領袖非凡政治智慧

當地時間3月21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克里姆林宮喬治大廳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
當地時間3月21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克里姆林宮喬治大廳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結束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返回北京後,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形容,習近平此行「展現了世界級大國領袖非凡的戰略定力、政治智慧和魄力擔當」。秦剛除透露北京將積極斡旋俄烏衝突的意圖,並預告今年中國大陸的「元首外交」將會「好戲連台、精彩紛呈」。

大陸外交部官網22日深夜發布新聞稿稱,在習近平行程結束之際,秦剛向隨行記者介紹此訪情況。秦剛以16字形容習近平此行:「時機特殊、背景複雜、意涵豐富、成果豐碩」。

在這篇3,000餘字的新聞稿中,大陸外交部以相當的篇幅說明中國對於俄烏衝突的立場。秦剛說,此訪正值烏克蘭危機延宕升級,外溢效應持續顯現,大多數國家憂心忡忡,呼籲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停火止戰的和平、理性聲音不斷積聚。

他指出,前不久,在中國推動和支持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成功對話,決定化干戈為玉帛,恢復兩國外交關係。「國際社會對此高度評價,稱沙伊北京對話充分表明,中國是一個公平公正、值得信任的負責任大國,期待中國為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發揮更大作用」。

秦剛表示,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中方近期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蘊含習近平針對俄烏衝突所提出的核心思想,吸納了各方合理關切,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理解和認同。烏克蘭方面也積極評價中方推動停火止戰的努力,表示重視中烏友好關係,希同中方保持溝通。

新聞稿稱,訪問期間,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亭就烏克蘭危機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習近平指出,歷史上看,衝突最後都需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為和平留下空間;越是矛盾尖銳,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只要各方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平等、理性、務實對話協商,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合理途徑。

根據大陸外交部這份新聞稿,俄方高度評價中方秉持客觀、公正和平衡立場,表示俄方認真研究了中方立場文件,對和談持開放態度,歡迎中方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俄方重申致力於盡快重啟和談,歡迎中方願為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積極作用。

秦剛表示,中國既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危機的當事方,而是政治解決危機的倡導者、勸和促談的推動者。個別國家出於地緣政治私利,處心積慮阻撓和談努力,甚至炮製造各種謠言謬論,攻擊抹黑中國。

秦剛說,「公道自在人心。誰在遞刀拱火,誰在勸和促談,世人有目共睹。中方的主張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在和平與戰爭之間,選擇和平;在對話和制裁之間,選擇對話;在降溫和拱火之間,選擇降溫」。

他強調,中國沒有政治私利,不搞地緣操弄,真心誠意致力於勸和促談,推動停火止戰,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上的體現,符合包括俄烏在內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人民的利益和期待。

秦剛 烏克蘭 習近平

延伸閱讀

習近平結束訪俄…莫斯科越發依賴北京 陸將成最大贏家?

肢體語言洩「誰才是老大」 專家:習近平比普亭更放鬆且具威嚴

「一切等過20大 北京倉促解封」美聯社揭中國解封內幕

分析:中俄深化合作 北京背後盤算包含台灣

相關新聞

陸生盼入健保 李大維:不久有好消息

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昨天赴金門大學與十多位陸生座談。其中,浙江的陸生反映希望能夠納入台灣健保,李大維回應,會跟主管機關反映...

對等開放陸不回應 台旅遊業盼先放行團客赴陸

陸委會八月廿四日宣布恢復兩岸旅遊規畫,開放台灣團赴陸與陸客團來台,初期每日限額二千人,並以一個月為準備期,將視陸方回應再...

習近平拚亞運外交 多國稱奉行一中

杭州亞運昨晚開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天內會見多國元首,進行「亞運外交」,中方發布和敘利亞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宣布...

隔19年訪陸 敘利亞總統將與習近平會談

中國大陸外交部昨宣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九月廿二至廿三日出席杭州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同時為赴陸出席開幕式的外國...

循台東模式?鍾東錦訪陸 爭取柑橘類解禁

中國大陸對台灣柑橘類水果的輸入禁令尚未解除,苗栗縣長鍾東錦近日赴大陸交流,向陸方官員表達希望文旦柚、芋頭等農產品恢復輸往...

遭查出「生活作風問題」!WSJ獨家:中共前外長秦剛因婚外情下台

華爾街日報(WSJ)19日獨家披露,根據知情人士說法,中國大陸高層官員被告知,中共黨內調查發現前外交部長秦剛擔任駐美大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