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讓貧窮落後的孩子夢想成真 國家社會才能欣欣向榮

台籍大陸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最近到新疆和田調研,他說,和田能克服成功脫貧與促進民族團結,是發展了勞動密集製造業,讓大家有工作收入。他認為,讓貧窮偏遠落後的孩子夢想成真,國家社會才能欣欣向榮。
新疆過去動亂不斷,漢族與維族糾紛四起,尤其和田還曾發生多起暴力恐怖攻擊,參與者很多是十幾歲的少年,加大力度扶貧成為穩疆、治疆的頭等大事。
林毅夫任職的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官網最近刊出其赴和田調研的文章。
林毅夫表示,他八年前應邀到和田來調研,原因是和田是大陸脫貧攻堅最艱難的地方,七縣一市連片貧困,人均GDP在大陸334個地市中最低,不及大陸全國平均數的1/5,比越南、柬埔寨等發展中國家還低。如今,和田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克服和田脫貧攻堅的難題和促進民族團結已初見成效。
林毅夫表示,現代化的進程必然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在和田也一樣。他並舉香港和新加坡工業化進程的對比,1980年時,新加坡人均GDP為4900美元,香港為5700美元,新加坡比香港低15%;2021年,新加坡人均GDP為7.28萬美元,香港為4.98萬美元,新加坡比香港高46%。
兩地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發展經濟時,都以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開啟了工業化的進程,到了1980年代以後,香港放棄了製造業,但包括勞動相當密集的製造業在新加坡的經濟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同時,新加坡鼓勵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階層購買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少部分高收入人群通過市場方式來解決住房。在新加坡一般人只要肯工作,就能買得起體面的住房。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理念,只有當國民真正擁有國家的一部分時,保衛家園和保衛國家的概念才能真正聯繫起來。
香港的住房則依靠商品房來解決,成為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地方之一,一般工人和新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難以買得起住房,香港也成為收入分配最不均的地方之一。
他說,和田在發展過程中也應採取「住者有其屋」的住房模式,配合城鎮化,鼓勵新進入就業市場的工作人員購買,為共同富裕探索新的模式,有望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共同富裕上為大陸全國創造經驗和典範。
林毅夫說,這次來讓他最為感動的是于田縣工業園區的公租房遇見的一位維族小姑娘,她的母親在園區的工廠就業並分了一套住房,父親是剛剛回歸的人員。那位小姑娘聰明伶俐,普通話說得比他還標準。問她喜歡現在這個地方還是以前的村子,她說這個地方好啊,村子裡到處是沙是土,這個地方乾淨。問她怎麼上學,她說搭公車在玫瑰小學上學,她說以後還要到烏魯木齊上中學,到清華上大學。過去到和田來,從來沒有見過有這樣夢想的小孩。
林毅夫表示,1987年他們舉家從美國回到大陸前,她的女兒和同班的墨西哥小女孩告別,那位同學以羡慕的語氣告訴他女兒,「你很幸運,你有一個欣欣向榮的祖國可以回去」。
林毅夫說,「作為過來者,我們有責任,維護國家社會的欣欣向榮,讓那位維族小姑娘的夢想也能成真。我們的官員都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願望,思路對了,就能事半功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