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主席取消訪歐行程 中外交部:不掌握具體信息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外交部發言人週二(2月14日)證實,原訂本週造訪倫敦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吐尼亞孜(Erkin Tuniyaz),已取消行程。發言人表示:「中國在新疆侵犯人權,令人無法接受,而英國政府會繼續運用所有機會對此採取行動。」

美國網路媒體Politico取得歐洲官員的電子郵件,信上稱吐尼亞孜的訪問因「國內有重要行程」而取消。

此前,英國《衛報》及Politico揭露,吐尼亞孜準備率團造訪倫敦、布魯塞爾和巴黎等歐洲大城,並與英國和歐盟的高階官員會面。

接待爭議人物引批評

近期,吐尼亞孜打算訪歐的消息,在歐洲掀起強烈反彈聲浪。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指控,吐尼亞孜主政新疆期間,當地的維吾爾人與其他穆斯林群體被強制關押至「再教育營」,面臨強迫勞動、強制絕育等遭遇。2021年,吐尼亞孜因涉嫌大規模侵犯維族人權,遭美國國務院制裁。

維吾爾倡議人士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阿薩特(Rayhan Asat)等人主張,歐洲官員跟中共官員往來應有分際,特別是與直接涉及新疆「種族屠殺」政策的官員互動時,更應設下「紅線」。

英國外交部官員多徹蒂(Leo Docherty)上週四(9日)曾替英國政府的舉動辯護。他表示,吐尼亞孜並不是由英國邀請的,且英國不會大張旗鼓招待他、不會舉行部長級會議,僅以「穩健」的方式與他互動,並向他提出新疆的人權疑慮。多徹蒂說:「中國在新疆的行徑當然很可惡,我們不會用任何方式合理化他們的做法。」

然而,英國政府的說法並未平息爭議。週一(13日),大批示威者聚集在英國外交部外,高舉「替維族爭自由」、「中國,停止對維族種族屠殺」等標語,抗議吐尼亞孜來訪。

前英國保守黨領袖史密斯爵士(Iain Duncan Smith)出席抗議活動時,批評吐尼亞孜在新疆的行為構成「謀殺」。史密斯認為,在中國政府恢復維族的人權與自由之前,不該與中國談判。他說:「只因有一個(英國)部長不會跟他(吐尼亞孜)見面,(英國)政府就假裝此行是非官方性質,這種做法令人無法接受。」

中國:未知悉吐尼亞孜欲訪英

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被問及能否證實吐尼亞孜取消行程,他回應道:「我不掌握具體信息。」他重申中國對新疆一貫的立場,要求英國「正視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好局面,停止藉涉疆問題搞政治操弄,停止干涉中國內部事務」。面對歐美國家指控新疆存在「種族屠殺」,中國政府多次否認。

針對吐尼亞孜取消訪問行程的消息,至截稿前,中國駐倫敦使館尚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據中國政府資訊,吐尼亞孜是維吾爾人,在新疆從政十幾年,曾任新疆自治區黨委常委等職,並於今年1月成為自治區主席。1月底,吐尼亞孜主持新疆自治區黨委政法會議。會上,黨委書記馬興瑞重申中共「依法治疆」的原則,「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吐尼亞孜則表示,將持續「防範化解各領域風險隱患」,並「保障建設美好新疆」。

(路透社、《衛報》、Politico)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新疆

相關新聞

陸生盼入健保 李大維:不久有好消息

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昨天赴金門大學與十多位陸生座談。其中,浙江的陸生反映希望能夠納入台灣健保,李大維回應,會跟主管機關反映...

對等開放陸不回應 台旅遊業盼先放行團客赴陸

陸委會八月廿四日宣布恢復兩岸旅遊規畫,開放台灣團赴陸與陸客團來台,初期每日限額二千人,並以一個月為準備期,將視陸方回應再...

習近平拚亞運外交 多國稱奉行一中

杭州亞運昨晚開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天內會見多國元首,進行「亞運外交」,中方發布和敘利亞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宣布...

隔19年訪陸 敘利亞總統將與習近平會談

中國大陸外交部昨宣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九月廿二至廿三日出席杭州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同時為赴陸出席開幕式的外國...

循台東模式?鍾東錦訪陸 爭取柑橘類解禁

中國大陸對台灣柑橘類水果的輸入禁令尚未解除,苗栗縣長鍾東錦近日赴大陸交流,向陸方官員表達希望文旦柚、芋頭等農產品恢復輸往...

遭查出「生活作風問題」!WSJ獨家:中共前外長秦剛因婚外情下台

華爾街日報(WSJ)19日獨家披露,根據知情人士說法,中國大陸高層官員被告知,中共黨內調查發現前外交部長秦剛擔任駐美大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