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美國扣留新疆鋁製品 陸外交部:將採取必要措施維權

美國政府近日開始扣留來自新疆的鋁製品,並宣稱這些是涉及強迫勞動的產品。對此,大陸外交部批評這是經貿合作政治化,強調「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日下午針對出口美國新疆鋁製品遭扣留一事表示,美國以根本不存在的「新疆強迫勞動」為藉口,將正常的經貿合作政治化,非法扣留有關產品,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破壞國際產供鏈穩定,最終也將損害美國的利益。
她敦促美方「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此前據彭博社報導,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表示,美國開始扣押從大陸進口、疑似涉及強迫勞動的鋁製產品,特別是來自新疆地區產品。馬士基1月31日於官網指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已向進口商發出扣押通知,這項措施大多將鎖定用於汽車零件的鋁。而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引述美國貿易部數據指出,美國幾乎不從大陸進口原鋁,每月從大陸進口的增值產品不到2.4萬噸。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1年12月23日簽署「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FLPA),條文規定CBP局長應推定任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完全或部分開採、生產或製造的貨物、商品、物品與產品,皆受到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07款(禁止使用強迫勞動產品)限制。
當時新疆自治區政府發言人徐貴相表示,「美國的魔爪伸得太長,已經超出了法律範疇,成為一種政治操弄,一種惡搞」。他強調,新疆的勞動狀況,由新疆各族勞動者說了算,「用不著美國瞎操心。美國倒是應該管一管本國的強迫勞動問題,特別是應該制定一個『印第安人強迫勞動預防法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