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竹筏打太極 宣傳文旅的「局長們」拚出十八般武藝

為了吸引遊客、推廣家鄉風光,各地文旅局長化身網紅,脫下西裝走入山林田野,撫琴、舞劍、縱馬、打拳…,為了博得民眾關注,十八般武藝盡出,用沉浸式體驗吸引你到此一遊。
蠟月十九是一代文豪蘇東坡986歲誕辰。在四川眉山當地人的朋友圈裡,除了這件文藝大事外,當天還流傳一段20餘秒的視頻,一名白衣男子站在柳江古鎮河中竹筏上,亮出太極拳的一招一式,山水之間萍蹤俠影,猶如一副古典水墨畫。
紅星新聞報導,這名白衣男子,便是有著「功夫局長」之稱的眉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眉山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楓。
近年來,為了推介當地旅遊,各地已有上百名文旅局長頻頻亮相,拿出十八般武藝各顯才華吸引遊客。
對於地方官員生動接地氣的「文旅代言潮」,成都錦城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文旅管理系副教授、錦城文旅創意中心執行主任鄧靜認為,這是官員們主動擁抱變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代言當地的主動作為,是官方與民間的良性互動,也讓人看到文旅業、文旅人旺盛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堅韌性。
2022年4月,「好耍在眉山」——2022年市(州)文旅主題宣傳月新聞通氣會上,王楓局長以「功夫局長說文旅」視頻推廣眉山文旅:一襲白衣,輕推古門,在著名的東坡先生盤陀像前,王楓緩緩起勢,打了一套行雲流水的太極拳。隨後,眉山老城門、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瓦屋山、黑龍灘、彭祖山等景區一一呈現。
文旅+功夫 宣傳新形式
自幼習武的王楓,曾獲得多項武術大獎。他以短視頻的形式,帶領觀眾領略了眉山市各旅遊景點、地標建築以及特色小吃,邀請大家到眉山旅遊。此舉開創了「文旅+功夫」的文旅宣傳新形式,迅速引發關注,視頻點擊量超過百萬。
紅星新聞聯繫王楓時,他和其他網路達人正在瓦屋山上拍攝。他們此行是為了宣傳眉山市洪雅縣,拍攝結束後,還將到洪雅的其他景點打卡。
王楓介紹,這段「竹筏之上打太極」的視頻是自己在柳江古鎮拍攝時意外被人拍下的花絮。王楓笑道:「有些人擔心我落水沒有,沒有!」但因竹筏上有水,鞋子褲腳濕了一些。王楓說,「崇文尚武學東坡。將眉山文旅產業宣傳好、推廣好,是文旅局長應盡之責。」
這段20秒的視頻,王楓也轉至了自己的朋友圈,並寫下「眉州好風景,靜待賓客來。水墨煙雨冷,更勝五月天」。
從眉山市文廣旅局獲悉,自2022年4月以來,「功夫局長說文旅」陸續發布10餘條宣傳視頻,全網觀看量超過300萬。
螢火星海美景 上熱搜
而在眉山市,除了王楓,還有多名縣文旅局長推出宣傳視頻。例如,眉山市青神縣文廣旅局局長余瑤,比王楓「出道」還要早半年,她從2021年底就開始拍攝宣傳視頻,其中「四川出現螢火星海美景」上了熱搜。
「說明下了功夫的宣傳,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太極文化+旅遊宣傳,本質就是文旅融合,就是為眉山文旅代言。」眉山市文廣旅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相關宣傳只在工作帳號上發布,不設私人號、不接受打賞、不謀私利。
報導指出,文旅局長親自上陣搞推廣,其實不只在眉山,也不只在四川。
2020年開始,新冠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不小的影響,不少景區景點面臨遊客減少等情況。全國各地也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探索,在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長賀嬌龍策馬雪原出圈後,「網紅文旅局長」逐漸成為文旅宣傳營銷的流行模式。
明星顏值 代言有加分
隨後,四川甘孜州文旅局長劉洪紅遍全網,除了公職人員背景,其康巴漢子的外形氣質,集「靳東+費翔+劉德華+周潤發」於一體的明星顔值,成為他帥出圈的重要因素。
「如果說,劉洪是四川文旅局長裡第一位吃螃蟹的網絡代言官,那麽眉山王楓和余瑤的視頻無疑是四川『文旅局長說文旅』開始品牌化建設、群像化探索、人格化傳播的又一個新起點。」鄧靜這樣認為。
騎馬、唱曲…上百局長18般武藝搶客
藉著中國旅遊日的東風,四川省文旅廳微信視頻號推出「文旅局長說文旅」主題系列開始霸屏,四川21個市州上百名文旅局長頻頻亮相,拿出十八般武藝各顯才華:有局長一人上陣的,也有局長與團隊組合出場,或導覽式宣講、或沉浸式體驗、或場景化建構,力爭與山水共融、與家鄉共情、與遊客共鳴。
報導介紹,許多局長出鏡耳目一新又接地氣:萬源市文旅局童小佳局長和團隊一起玩起說唱,蒲江龔微局長騎著超炫摩托車穿行在蒲江茶海公路,雅安天全邱羿方局長開著越野車上二郎山,溫江俞元峰局長騎行城市綠道,廣元朝天區王國瓊局長騎在馬背上瀟灑幹練,華鎣山陳冰川局長擡著滑桿兒、唱著幺妹民謠,儀隴胡潤局長赤著腳在田里插秧,樂山沙灣彭裕欽局長在美食夜市烤串,還有瀘州市文旅局長李淩與當地網紅川香秋月一起呈現親切方言對話……
創意視頻 一改嚴肅風格
2022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文旅品牌推介活動「縣市區文旅局長帶您遊」逐一上線,13位縣市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化身旅行博主,推出創意打卡視頻。視頻中,局長們唱rap、飛無人機……一改往日嚴肅的風格,視頻播放全網曝光量已超2000萬次。
從一地到多地,四川乃至全國各地掀起此起彼伏的「文旅代言合奏」,一些地方主政官員也紛紛加入「區長說文旅」、「縣長說文旅」、「市長說文旅」、「書記說文旅」的行列助陣。
如何形成旅遊目的地地理空間的人格化鏡像表達,塑造有靈魂、有溫度、有感染力的多維景觀坐標,成為文旅界討論的議題。
鄧靜認為,在互聯網生態發達的今天,在網絡擬態視覺環境成為爭奪遊客主戰場的當下,走到雲端第一線,變身主播和導覽走入山水中,走進廣大網民和遊客的心裡,已然成為時代的必然選擇。
眉山發展文旅有三張名片:東坡文化、區位和生態環境。所以,在王楓的視頻中,行雲流水太極拳後的背景,幾乎都圍繞著這三方面呈現。
「你看到的是局長在竹筏上打太極,局長在看螢火蟲,局長在露營,而你腦海中浮現的很可能是自己已經置身其中。」鄧靜認為,這種有人格主體的沉浸式場景營造,對實現傳播主體與傳播對象的身份互換、達成意義共鳴和鏡像流動有著重要作用。
直面批評 有情懷不夠
在網路上,有人點讚,也有人惡語,有人建議出鏡官員提升普通話形象,還有人直接發表對於某地或某景區優化管理服務評論。
在鄧靜看來,面對鏡頭,直面網絡輿論,光有情懷肯定是不夠的,除了個人素養、業務能力、審美品味、新媒體敏銳性、綜合文旅修養,還需要有足夠的胸懷和氣度直面網絡評論。
鄧靜建議,除了宣傳效益和旅遊推廣,正能量的「文旅局長說文旅」能否進一步轉化為目的地旅遊場景、產品、營銷和服務,也許正是未來需要繼續努力和突破的方向。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