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評論:美放過孟晚舟 仍全力對付華為

美國法院2日撤銷對華為CFO孟晚舟「銀行欺詐」等罪名指控,中新社、北京日報等中國官媒解讀,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打壓,長達四年的莫須有指控,終於畫上了句號。但有評論員指出,美國雖對孟晚舟撤訴,仍將集中火力對付華為。
直新聞報導,媒體評論員劉和平指出,孟晚舟案戲劇化的落幕,不僅戳破美國有關引渡孟晚舟是純粹司法案件不涉政治的謊言,而且還在某種程度上戳穿美國三權分立司法完全獨立的神話。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美國是輸家,而且直接輸掉了「底褲」。他指出,美國不僅未能實現利用孟晚舟引渡案來綁架華為,逼迫中國在中美貿易戰中讓步的目的,而且損害美國的國家形象,尤其是司法獨立形象。
劉和平認為,美國法院撤銷對孟晚舟的罪名指控,僅是一種策略、一種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更加集中火力來對付華為。因此,雖然孟晚舟引渡案這件事情已經翻篇,但華為面臨的司法案件才剛開始。
此外,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上周以對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為由,禁止華為和中興通訊的新設備獲得許可,德國尤其面臨對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採取行動的壓力。德國經濟部發言人2日則表示,德國無意跟隨美國普遍禁止華為等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的產品,但會持續根據個案做出相關決定。德國駐美大使館婉拒置評。
路透1日看到的一份德國經濟部策略文件中,詳細建議對來自某些國家的零組件使用狀況提高審查。這份文件提到德國2020年推出的立法,為華為等5G網路電信設備製造商設置高門檻。
華為2日被問到是否預料德國或歐盟會加強規範甚至也頒出禁令時告訴路透,公司依靠的是建設性和以事實為導向的對話。華為說:「網路的安全使用與提供商的原產國無關,唯有透過業界和監管當局之間國際合作的全球標準才能確保安全。」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