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後續交流原則 陸委會:強化安全管理

兩岸在後疫情時代的交流仍未恢復,不過陸委會對此已經表示,將會在兩岸人員往來措施調整的同時,強化安全管理,也包含經貿往來,技術合作的部分。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6日列席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根據陸委會提供的口頭報告與書面報告內容,在後疫情時代「評估推動逐步恢復兩岸有序交流」時,陸委會的政策是朝向「強化安全管理」進行。
陸委會在報告中提到,未來將會依據政府兩岸政策,因應全球及兩岸情勢變化、社會及民眾的實際需求及權益保障等,賡續檢討與盤點兩岸事務相關法令,並強化兩岸人員往來安全管理作為,期建構「有序交流環境」。具體而言,未來將根據國內外疫情、兩岸互動情勢發展,滾動檢討、逐步調整陸港澳籍人士入境管制措施同時強化兩岸人員往來安全管理、審查對中國大陸人士來台申請案。
日前陸委會已宣布自9月29日起放寬陸港澳籍人士來台探親及人道探視航空、航運公司駐點機構等人員得申請來台;以及經許可來台投資之陸企,可專案申請來台經營管理。但相較於2019年的疫情前,對陸港澳人士入境仍多有限制。
另外,陸委會也提到,中共近期藉由網路新媒體等多樣化管道推動兩岸文教等交流,加大對我青年學生統戰拉攏並散布虛假訊息、進行認知作戰。「本會持續會同主管機關研擬應處作為並檢視策進兩岸各項交流安全管理,完善民主安全防護」。
在經貿交流方面,陸委會則指出,為避免關鍵技術外流,經濟部已於2022年4月發布修正「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部分條文,將經關鍵技術小組審查通過並經經濟部許可之赴陸投資案,若事後轉讓出資予陸資,視同「技術合作」態樣,須事前申請許可,「本會及相關機關將依實際需要,持續檢討兩岸投資相關規定,並依法進行嚴格審查及強化管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