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解放軍攻擊直升機越過海峽中線 為演練登陸作戰

繼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6日聲稱沒有「海峽中線」後,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更暗示,連解放軍陸軍的武直-10攻擊直升機都越過海峽中線,意味著中國大陸已在為登陸作戰展開演練。
玉淵譚天27日發文指出,所謂「海峽中線」,只是20世紀50年代,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在考慮到「作戰需要」時,推出的一條「假想界線」。「這條無中生有的虛線,不被任何國際法承認,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
吳謙26日在回應武直-10越過海峽中線時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哪來的什麼『海峽中線』?」
玉淵譚天指出,這不是解放軍軍機第一次穿越海峽中線,不尋常的是,這次是武直-10。武直-10總設計師吳希明說,戰鬥機和轟炸機攜帶的武器射程較遠,作戰中能發揮「長劍」的作用。武裝直升機屬近距離對地支援和空中突擊武器,攜帶的武器射程很短,更像「短劍」。
文章表示,武裝直升機在登陸作戰中可承擔幾項任務:打擊登陸場灘頭及淺近縱深的坦克;精準打擊炮兵陣地、機槍掩體等重要目標;壓制反登陸火力。
玉淵譚天形容,武裝直升機像是「在天上的坦克」,主要裝備於陸軍。過去解放軍在海峽中線執行任務的,更多是海軍和空軍,這次陸軍也加入演訓,從軍種上來看,更加平衡。此外,武直-10時速200多公里,意味在整個作戰體系中處於後發位置。
文章表示,解放軍正在以實際行動宣告:「台灣海峽,沒有中間線」。飛越海峽中線成為解放軍的常態化演練,也傳遞出一些戰術層面的信號:測試台灣海空軍各雷達站、防空導彈系統的反應速度和應急操作流程,搜集記錄電磁信號和頻譜;近距離了解台軍飛機的機況、武器配置等。
此外,解放軍飛越海峽中線的飛機,從蘇-27到大陸國產的殲-11。近幾年,殲-10、殲-16等新型戰機也相繼飛越海峽中線。除戰鬥機外,曾在台海巡航的解放軍軍機機種至少還有:空警-2000預警機、空警-500預警機、轟-六K轟炸機、運-8反潛機。
文章稱,「這說明,我們的空中作戰體系越發完備,逐步具備了空中大兵團向縱深作戰的能力。武直-10的出現,也正是在這基礎上向前更近了一步」。
玉淵譚天最後更威脅,26年前(指1996年台海危機)美國在台海周邊部署兩個航母編隊,妄圖干涉台灣問題。「26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實力不可同日而語」,「中國人民解放軍枕戈待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挫敗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分裂圖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