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詞形容美中關係 芮效儉:不令人滿意 駱家輝:不穩定

百人會6日舉行「美中外交的古往今來」座談,邀請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駱家輝(Gary Locke)、芮效儉(J. Stepleton Roy)三位美國前駐中大使分析美中外交的歷史、現況與前景,表示「外交始於人際交往」,美國副國務卿盧嵐(Victoria Nuland)在致詞中表示,美方持續推動與北京政府的坦誠溝通。
盧嵐在座談前的開場演說上表示,雖然美中關係緊張,雙方仍在推進坦誠溝通,近期拜登總統與習近平有兩次線上會談和兩次電話會議,確保兩國「分歧不會演變為衝突」,且美方所處理的關係是面向北京政府,而不針對中國人民或在美華裔;全美各州也歡迎中國留學生,並陸續恢復與中國的合作研究,盼望北京政府進一步鬆綁美中之間的旅行限制。
盧嵐說,美方會持續挑戰中方在俄烏衝突中「假裝中立」(pretend to be neutral)的態度,並在恪守「一個中國政策」的基礎上,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繼續推進拜登政府籌組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包含區域貿易便利化、制定數位經濟標準、提升供應鏈彈性、完善基礎建設等。
關於美中關係對學術交流的影響,首位華裔美國駐中大使駱家輝表示,「外交始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國留學生極大推動美國教育、科技,美國的多元體現在語言、文化、族裔各方面,政府對中國學生的簽證限制嚴重損害美國利益,學術發展滲透於日常生活,包括大眾交通建設、新能源使用、再到公校系統解決學生日常接送等議題,「學術交融的重要性不能也不應被忽略或犧牲」。
駱家輝說,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華裔群體需被區別,「競爭有助進步,但關鍵在於是否公平進行,遊戲規則是否合理,是否有搭配得當的職業、技術培訓」,此外若推動科技和學術進步,提高與中國的競爭力,美方也要正確引導企業投資。
針對逐漸敏感的兩岸議題,芮效儉表示美方必須堅守兩大原則,即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並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所有問題,追求穩定,抑制衝突(be restrain)。
若用一詞形容美中關係現狀,芮效儉選擇「不令人滿意」(unsatisfactory),駱家輝稱「不穩定」(unsettling),而布蘭斯塔德表示非常「複雜」(complicated)。
三位前美國駐中大使表示,兩國間仍有很多合作空間,國際局勢高度依賴於美國和中國,美中經濟也緊密交織,美國若突然以俄烏衝突、台灣議題或其他任何原因制裁中國,都將嚴重傷害經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