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兩岸關係 學者:陸對台促統方略將更積極

觀察2022年兩岸關係,學者指出,中共20大將提出對台「總體方略」,促統將更積極;此外,台灣不應忽視中國大陸意圖維護其「國家尊嚴」的決心。
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今天在台北論壇講座「2022年兩岸關係展望」上指出,2022年兩岸情勢出現1個變化、3種趨勢。
他說,主要變化是,中國大陸對台統一規劃由長程變為短程,因此,未來中共對台將有3種趨勢,即「統一目標進程化」、「武力威懾常態化」、「反對台獨國際化」。
趙建民說,近期多項民調顯示,台灣多數民眾認為美國會協防台灣,且認為中共不會武力犯台。對國際社會存有過高期待與幻想,是台灣一大隱憂,他認為,國際當前形成反中冷戰聯盟,但不見得和台灣有相同利益,在這個時候,中國大陸為「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加溫,台灣卻少有關注。
「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出現於中共去年底於19屆六中全會後公布的第三次歷史決議中,官媒新華社兩度發文引述專家解讀。
觀察2022年的兩岸關係,趙建民說,在接下來的5年、甚至更長遠來看,「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將是中國大陸對台策略的重點。
趙建民指出,相較過去,中國大陸已經將統一由長期目標變為短期計劃,官方、學界則頻頻討論「統一後」規劃,同時,以武逼統的言論愈來愈多。今年中共是否繼續提「和平統一」或新有的提法,是觀察兩岸關係的重點。
他說,兩年來的國際情勢與香港議題,對台灣民意看待兩岸關係造成重大影響。以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愈趨困難,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幾年,台灣不應忽略中國大陸對其「國家尊嚴」的重視程度與維護力道。
前國安會秘書長、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也在會上表示,兩岸2022年將會是「外弛內張」的狀態。美中台都有內部政治事務要處理,表面上彼此關係會盡量維持穩定,但中國大陸在總統蔡英文提出「互不隸屬」說後開始陸續丟出「統一後安排」議題,顯示「促統」加緊進行。
他指出,中共20大後可能提出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預計將涵蓋軍事、經濟、文化、政治、法律,會有全面且細膩的布局。之後,習近平要開始為他的第3任作出政績,蔡總統也要為8年執政留下政績,屆時兩岸恐將衝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