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漁業署:15家石斑魚養殖場皆合格

去年十二月卅日大陸海關總署通報,台灣輸陸兩批石斑魚被檢出孔雀綠、結晶紫等禁藥,漁業署昨表示,已追查可能涉案的十五家養殖場,抽驗皆合格,將整理相關資料於一周內通報大陸。學者指,活魚運往大陸途中可能添加禁藥,若只檢驗養殖場易有漏洞,未來應加強運搬船的管制。
為追溯可能含有禁藥的外銷魚貨來源,漁業署表示,第一時間已檢驗兩家可能涉案養殖場,都未驗出禁藥,因此後續擴大清查運搬船同航次的其他養殖場,送驗魚體是否含有孔雀綠、結晶紫、四環黴素等項目,連魚塭的底土和池水都一併送驗,檢驗結果昨出爐皆合格。
漁業署說,後續將再度檢視所有的產銷環節,並釐清各個管制點,若確實有違法使用藥物或其他不合規定的情況,將依規定查處,也會邀集專家學者及業者召開精進會議,在產地辦理用藥宣導,從養殖源頭、集貨、活魚運搬船管理及勾稽、到對岸暫置場等環節,強化石斑魚貨來源安全機制。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台灣鯛協會執行長郭建賢表示,孔雀綠、結晶紫對細菌及黴菌感染有很高的抑制性,活魚運往中國大陸過程易受傷,為避免傷口惡化、增加存活率,業者可能在運送船途中添加違規用藥,因此在養殖場難以抓到禁藥,應從運輸環節加強檢驗,才能減少漏洞發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