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一 中國天宮太空站明年完工 盼持續運作10年

中國天宮太空站很快就將在太空軌道峻工,一次能住三名太空人,而且太空人輪調期間,最高可住六人;天宮太空站首要是天和核心艙,接下來預計在2022年與夢天、問天兩實驗艙結合;中國載人太空飛行工程辦公室期盼天宮太空站能持續駐紮三名太空人,持續運作至少十年。
天和將與夢天、問天對接
紐約時報15日報導,天和核心艙2021年4月發射到地球軌道,是整個天宮太空站的中心,設有對接口,未來將與夢天、問天兩個模組及來訪的太空船對接;天和另有艙口,供太空人進出太空站。
問天及夢天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結合後,太空人將在其中進行生物科技、微重力及太空材料科學等研究。
天舟及神舟為轉繼太空船
其他太空船將定期造訪天宮太空站,運來食物、補結及輪換太空人;天舟及神舟便是兩種轉繼太空船。
天舟是自動化太空船,為整個天宮太空站補給必需品及推進燃料;天舟1號載重6噸,約與一頭成年大象相當;其內部區分為貨艙及推進段。
由太空飛行員操作的神舟太空船則運載太空人及設備到天宮太空站,而神舟太空船則由繞軌模組、重返模組服務段組成;2021年夏季,神舟12號太空船載送湯洪波、聶海勝及劉伯明三位太空人抵達已建好部分的天宮太空船。
天宮比國際太空站小且輕
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天宮太空站預計2022年底前組裝完成;竣工後的天宮太空站僅有三個模組,遠比現有的國際太空站來得小;國際太空站有16個模組,一般住有六到七名太空人。
天宮太空站也比國際太空站來得輕,最近添加俄國科學號(Nauka)實驗艙後,重約400噸。
天宮太空站主體的天和核心艙長16.6公尺,供太空人起居外,外部設有大型機械臂,將用來協助夢天、問天兩實驗艙就定位,另幫助太空人進行太空漫步之用;天和核心艙比起中國過去十年間發射的天宮一號及二號太空實驗艙大,重量24噸,也是兩具實驗艙的三倍。
中國表示,要發射11次太空火箭,才能完成天宮太空站,其中四次為載人任務,四次天舟太空船為太空站運補物資及燃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及神舟12號發射任務都很順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