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藉海上交通安全法表態 美軍艦不屬「無害通過」

中國9月1日起實施的海上交通安全新規,要求5類外國船艦進入領海應向中方報告。學者指要求報告並非新規,但明列潛水器、核動力船舶,是中國表態美國等軍艦不屬「無害通過」。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4月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法,將於9月1日實施。
中國海事局近日發出公告,指根據此法,5類外國船舶進入中國領海應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包括:潛水器;核動力船舶;載運放射性物質船舶;載運散裝的油類、化學品、液化氣體等有毒、有害物質船舶;以及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規定可能危及中國海上交通安全的其他船舶。
外界關注,中國此舉是否會和國際法中「無害通過」(Innocent passage)的概念衝突。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規範,「領海」是沿岸國基線起算12海里的海域。原則上,包括軍艦在內的外國船隻,在不影響沿岸國和平、主權、違法或造成污染等行為下,可在領海「無害通過」(Innocentpassage)。
不過軍艦「無害通過」是否須報告沿岸國,實踐中仍有辯論。事實上,「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也規定,外國公務船及軍艦航經中華民國領海應先告知。
中國要求外國軍艦進入領海須經批准並非新規。專研國際法的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宋承恩告訴中央社,1992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已有相關規定。
宋承恩表示,主張「航行自由」是美國長期的政策,只是近年頻繁在南海和中國交鋒,才受到矚目。他說,派出軍艦「無害通過」相關沿岸國,就是美國最常見的做法。
宋承恩又說,美國主張一些「只在退潮時浮出水面」的島礁不應擁有領海;並號召英、法和德國等盟國軍艦進出南海,捍衛「航行自由」,南海情勢更顯緊張。
本次中國修法列出的5種外國船艦中,潛水器、核動力船舶2項受到矚目。目前擁有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只有美國和法國,相關條文被認為是指向這些國家的軍艦。
宋承恩認為,中國是藉本次修法表態,美國等國家軍艦構成安全威脅,不應享有國際法中「無害通過」的權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