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批:拜登訪歐是場歐洲地緣政治盛宴 將雷大雨小

美國總統拜登9日前往英國,將參加G7峰會、北約峰會、美歐峰會,並將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亭。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的一篇文章說:「拜登的大戲」雖然在歐洲上演,但最終焦點是中國。環球時報社評稱,拜登的歐洲地緣政治盛宴將雨小雷大。
社評稱,拜登入主白宮後高調主張盟友團結應對挑戰,說盡了安撫歐洲國家的好話,應當說起了一些作用。他的政府用「民主與威權的競爭」定義當今世界,也煽動起了西方部分激進力量。這次拜登歐洲行與盟友的三場峰會將展現這些成果,製造美國的確有能力把盟友們團結起來的聲勢。
社評指出,然而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虛張聲勢,因為美國拉到的團結沒有對標美國和西方的真正問題,它就是包括美國在內主要西方國家競爭力的不斷下降這個事實。七國集團剛成立時占到全球GDP的80%,現在降到40%,少了一半,這是美歐真正的心頭大患。
社評說,美歐追求不同的解決方案。美國從中國經濟崛起中最感焦慮的是如何守住霸權,它要通過戰略圍堵中國削弱後者國家實力不斷上升,並要求歐洲國家「以西方共同利益」為重,加入到對中國的圍堵中。歐洲大國則清楚看到加強同中國經濟合作有利於重振自己的競爭力,它們不希望與中國的政治摩擦朝著經貿領域延伸。
社評稱,中國的生產能力、市場潛力以及已是世界第一併不斷擴大的貿易規模,表明美國已經無力從外部窒息中國經濟的繼續增長,美國要與中國戰略競爭,最根本的辦法是重新大幅活躍本國經濟,用創造新的增量壓倒中國不斷增強的勢頭。就像美國國會剛通過的「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雖然有一些以中國為目標的荒唐內容,但它朝內部使勁的方向還有那麼點意思。
不過美國是高度自由市場經濟的運行模式,現在搞起「計畫經濟」來了,像是病急亂投醫,能否真起作用頗讓人懷疑。
社評指出,美國絕大多數盟國從中國獲得的合作好處都遠大於他們對中國崛起的戰略擔心,他們的利益決定了自己將與美國全面遏華戰略保持距離。華盛頓永遠也無法將自己的霸權野心轉化成大多數盟友自帶乾糧與它並肩戰鬥的「覺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