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警惕美國聯合盟友對中國實施供應鏈包圍

面對拜登上台後的中美關係走向,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指出,應警惕美國可能聯合盟友對中國實施供應鏈包圍,甚至將供應鏈合作充實到具軍事色彩的美日印澳四邊對話,進而締造一個全方位的亞太安全盟友和經濟夥伴網絡。
據新京報報導,李巍認為,拜登上任的前半年,其經濟政策將主要聚焦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助推美國經濟的疫後復甦;二是通過科技產業政策捍衛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三是採取綠色新政應對氣候變化。
李巍指出,由於貨幣政策是由聯準會控制,而且川普時期的無限量寬鬆已基本將貨幣政策的「子彈」打光,所以拜登上台後,主要將通過財政政策來推動經濟的疫後復甦,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將很快在美國落地。
但美國財政支出占GDP比重已處於歷史較高水平。如果拜登提出的1.9兆美元財政支出計畫付諸實施,美國的財政赤字將達到歷史新高,這意味美國出現債務和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正在增高。而且因量化寬鬆及川普政府的赤字積累,美國出現通膨和債務違約的概率正在激增。
李巍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主動採取大規模對華「金融戰」的可能性較低。相反的,美國希望中國幫助他們穩定金融和財政的訴求會進一步加大,至少美國會希望中國不要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甚至進一步增持美國國債。而且美國也希望中國能接受美元貶值,允許人民幣升值,而不要和美國進行貨幣貶值競賽。
因此,李巍認為,中美金融關係在2021年會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在科技領域,拜登政府肯定會採取更聰明、更有效的對華科技戰略。
李巍預期,未來拜登政府有可能採用供應鏈排除手段,保證關鍵產品供應鏈由美國和盟友提供,跨國供應鏈特別是高科技產業供應鏈要建立在盟友的範圍內,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目前拜登最為關心的是醫療領域供應鏈的安全問題,疫情結束後,還會進一步延續到電氣、人工智能、5G和量子計算等方面。
他強調,中國最應該警惕的是,未來美國可能聯合盟友對中國實施供應鏈包圍。例如,建立一個供應鏈體系,將中國排除在美國和盟友領導下的供應鏈之外。
李巍指出,拜登的外交團隊大都是歐巴馬時期的舊將,是「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締造者。拜登雖然未必會再度使用「亞太再平衡」這一概念,但在加強印太地區的盟友合作方面,與歐巴馬將並無二致。
他強調,美國若將供應鏈合作充實到具軍事色彩的美日印澳四邊對話,並將這一對話機制升級,將越南、新加坡、韓國等經濟、安全和意識形態夥伴納入,締造一個全方位的亞太安全盟友和經濟夥伴網絡,這種局面是中國最需要防範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