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社評:中美磋商有積極成果,保持淡定繼續向前
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星期五在華盛頓結束,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出,雙方第一時間披露的資訊顯示,這次磋商取得一些進展。雙方同意繼續相向而行,共同朝最終達成協議的方向努力。
文章指出,在這次經貿磋商舉行之前,輿論一度不太看好磋商結果。美方在談判開始前對中方搞新的施壓行動,尤其引發了國際上一波悲觀分析。然而,談判結果顯然好於外界預期。這是大形勢的邏輯發生作用的結果。
文章稱,這一次雙方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討論,在農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還討論了後續磋商安排,形勢是好的。但是每次兩國談判取得進展時,各自國內都會出現一些批評聲音,宣稱本國這一方吃虧甚至投降了。
文章認為,這種聲音有一部分是幼稚的,還有一部分是出於政治等原因故意的為批評而批評。希望無論中方還是美方,都不會受到這種聲音的干擾,雙方磋商團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加快談判,為兩國最終達成協議鋪平道路。
文末表示,未來仍有不確定性,中國還是要淡定地看待目前進展。談判越多,做好自己的事情越有實質意義。不管眼前的進展是否意味轉折,只要中方做好自己的事情,無論前方是什麼,中國都不會是無奈的隨波逐流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