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花蓮溪出海口開發民宿 縣府釋疑

花蓮溪出海口附近有業者興建民宿,2023年遭前立委陳椒華質疑違法使用生態保護用地,隨建物主體陸續興建成形,近日引起「假民宿、真飯店」違法開發爭議。縣府回應,該用地屬丙種建築用地,不在國家級濕地範圍,業者依法申請,後續會嚴格把關。
陳椒華曾質疑在壽豐鄉山嶺段興建的民宿侵占國有地,也違法使用生態保護用地等,當時縣府強調會依相關民宿管理辦法,包含是否取得建照、使用執照,並會同建管、地政與農業等單位審核處理。
如今建物已有雛形,在花蓮溪出海口相當醒目,有民眾在網路上發文質疑「假民宿真飯店?」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回應,該基地不在內政部國家級濕地「花蓮溪口濕地保育利用計畫」範圍內,屬丙種建築用地,建蔽率40%、容積率120%,已合法取得建築執照,完成山坡地水土保持計畫,開發過程依法規辦理。
鄧子榆表示,外界質疑申請人以「假民宿、真飯店」規模規避環評,經調閱個案申請資料,建物規畫為地上4層,1至3樓為餐廳,4樓為住宿空間,建照申請用途明確載明「餐廳及住宿使用」,未超過民宿管理辦法15間以下及樓地板面積規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