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iPhone無法安裝App原因「藏一警訊」!Apple官網教5招解決

學界AI人才大流失 美博士生進企業年薪是指導教授5倍

獨/立委鄭正鈐遭控欠千萬開庭要求不准旁聽 法官:不是推法庭直播?

外木山海興游泳池見底了 抽光海水除藤壺、石蚵保安全

基市府和海興游泳協會人員今天封閉外木山海興游泳池,用馬達抽乾海水,以利清除池底、池壁的石蚵、藤壺等生物,以免刮傷遊客。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和海興游泳協會人員今天封閉外木山海興游泳池,用馬達抽乾海水,以利清除池底、池壁的石蚵、藤壺等生物,以免刮傷遊客。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隆市外木山海岸的海興游泳池,因隨漲退潮換水,吸引不小民眾前往「海泳」。市府和海興游泳協會今天封閉泳池,用馬達抽乾池水時,一併排出泥沙,同時清除附近池底、池壁的石蚵、藤壺等生物,以免刮傷遊客。

台電基隆協和發電廠油槽外的外木山海岸,早年經人築造游泳池,並利用山泉水設立沖水設備,成為開放式的戲水空間。喜愛游泳人士並組成海興游泳協會,以這處天然海水游泳池為據點,後來成為基隆熱門的戲水去處。

基市府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說,每年7月學校放暑假時,海興游泳池會成為游泳課程的地點,協會人員都會在6月間自發性的清理游泳池,確保學員和一般民眾的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海興游泳池年度清理工作停辦3年,去年6月再次清理時,協會人員從清晨5時開始抽水,一直忙下午3時才完成清理。今年再次清理,因為狀況就比去年少,到了接近中午就完成。

蔡馥嚀表示,海興游泳池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海水游泳池,池水會隨潮汐從排、入水孔「換水」。平常沒抽乾,不會知道長了多少牡蠣、石蚵或藤壺等生物,潛藏刮傷遊客的風險,所以每年要抽水清理及檢查。

清洗泳池前,工作人員先用沙包堵住排、入水孔,再啟動抽水馬達,慢慢把泳池中的海水抽出去。抽取池水過程中就要開始刷洗,把刷下來的髒汙物和泥沙連同海中抽出去,再並趁水位下降時,清除附著在池底或池壁的生物,免得造成遊客受傷。

基市府簡任秘書駱文章也是海興游泳協會成員,今天也到現場協助清理。他說,海岸山上也有水流,也會沖刷沙土進入海興游泳池,導致池底會有淤沙,清乾淨比較不會造成遊客滑倒。

每年抽除海興游泳池的海水,除了看到原本打算要清除的石蚵或藤壺,也會發現「不速之客」。駱文章說,今天他就有看到陽隧足,還有好幾隻彈塗魚,過去還曾看到章魚。另一名協會女會員說,以前曾看到一隻好大的魚,全都安全送回大海。

今天因為要清理游泳池,所以封閉不開放使用。事前不知道的遊客,來到現場發現不能下水,質疑為什麼挑在假日清理?

協會人員表示,大家都是志工,平常日各有工作,假日才有比較多人手幫忙,請遊客體諒。今天中午清理完成後,工作人員再取出堵住排、入水中的沙包,讓海水重新注入池內,並開放民眾下水遊玩。

基市府和海興游泳協會人員今天封閉外木山海興游泳池,用馬達抽乾海水,以利清除池底、池壁的石蚵、藤壺等生物,以免刮傷遊客。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和海興游泳協會人員今天封閉外木山海興游泳池,用馬達抽乾海水,以利清除池底、池壁的石蚵、藤壺等生物,以免刮傷遊客。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隆 游泳池

延伸閱讀

彰化臨海四成國中小沒游泳課 縣府:全縣八大生活圈要建泳池

高雄小港泳池「荒廢20年」填平做停車場 建物全數拆除

夢幻無邊際泳池!全台高評價的絕美泳池飯店推薦

北市衛生局泳池水質抽驗 僅2家次不合格

相關新聞

省時省力送文書 礁溪公所贈送鄰長每人1台輕巧手推車當工作車

鄰長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線,他們年紀普遍比較大,代為發送政府文書資料往往造成體力負擔,宜蘭礁溪鄉公所體貼鄰長的工作是辛苦體力...

影/台東晴空出現巨大「龍捲風」 專家解惑:塵捲風才對

今天台東縱谷平原上空出現類似龍捲風的奇景,時間約延續10分鐘之久,高聳直入天際,鹿野、關山一帶居民都有看見。台東氣象站解...

霍夫曼創作的宜蘭童玩節超萌巨星 「史努比鴨」絕佳打卡點曝光

迎接宜蘭童玩節30年,設計黃色小鴨的藝術大師霍夫曼全新創作「史努比鴨」即將亮相。縣文化局今天公布這座高18公尺的巨型充氣...

基隆不放假謝國樑臉書留言轉向 昨晚痛批今晨讚謝英明睿智

基隆市長謝國樑在臉書公布今天正常上班上課訊息,昨晚留言以「負評」居多,指謝不會接球,「大罷免大成功」。今晨基隆的天氣未如...

影/台東千萬級風雨球場 竟不堪丹娜絲颱風雨水檢驗?

丹娜絲颱風今早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台東南迴地區開始下起陣雨,達仁鄉今舉辦「鄉長盃籃球錦標賽」,未料,選手歡喜在剛啟用不久的...

豆腐廠廢水排水圳 台東居民抗議臭到吃不下飯、作物乾枯

台東市新園地區居民不滿一家豆腐廠廢水排入水圳,臭氣沖天且導致作物乾枯,今早赴台東市議會陳情,並遞交陳情書,要求議會成立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