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 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今年「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今上午在宜蘭縣礁溪鄉的跑馬古道公園登場,日本宮城縣貴賓與及台北市、基隆市與新北市代表齊聚會師,帶領民眾走入山林、走讀歷史,親身體驗淡蘭古道的自然與人文風貌,並宣示將持續推廣古道文化與觀光資源整合,成為區域合作典範。

淡蘭古道為早期淡水廳至宜蘭噶瑪蘭廳間的交通要道,承載超過200年的歷史軌跡,橫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等四個行政區,亦為台灣首條國家級綠道,兼具文化與生態價值。自2016年起,「北北基宜會師」活動由4縣市輪流主辦,持續推廣古道文化與觀光資源整合。

今年活動適逢「台灣步道日」,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及徒步走活動由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議長張勝德、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及來自日本宮城縣的菊地惠一議員出席,象徵四縣市攜手合作、承接歷史文化脈絡的意涵。

跑馬古道位於淡蘭南路末段,昔日居民利用「木馬」運送重達數千公斤的木材,並沿途鋪設圓木枕、塗上烏油形成軌道,因此又被稱為「木馬道」。二戰期間,日軍常於此巡邏,當地人便改稱其為「跑馬路」。

林茂盛表示,淡蘭古道不僅是區域文化資產的象徵,更是連結城市與山林、歷史與當代的重要路徑。邱佩琳說,淡蘭古道承載北台灣豐富的歷史記憶,如今持續優化、行銷淡蘭古道,推動低碳旅遊,並強化山徑步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讓淡蘭古道走向國際。

朱惕之說,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年推出全新「淡蘭古道數位建模系統」,運用超高解析度全景影像與數位孿生技術,整合中、英、日、韓四語AI語音導覽、真人講解、環境音效及實境影片,打造沉浸式線上體驗。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跑馬古道可接續至宜蘭與新北交界的四堵古道,歡迎民眾走訪欣賞繡球花盛開的美景。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跑馬古道可接續至宜蘭與新北交界的四堵古道,歡迎民眾走訪欣賞繡球花盛開的美景。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會師,探索山徑歷史共賞花海風光。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淡蘭古道

延伸閱讀

繼黃色小鴨 霍夫曼為宜蘭童玩節專屬創作「史努比鴨」亮相

減少25億補助可用借債填補缺口? 宜縣府抗議中央主計長

高鐵延伸宜蘭縣府拋「高台鐵共構」 交通部坦言有3問題

藍勸進代理縣長林茂盛參選宜蘭縣長 喊話想參選的人快表態

相關新聞

基隆捷運加持將都市更新開發 七堵火車站旁建住宅商辦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持有鄰近基隆七堵火車站一德新村約1.1公頃土地,因有基隆捷運加持,規畫以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方式開發,...

現金救助文旦柚農損遭疑買票 花蓮縣府:依災損爭取補助

花蓮縣瑞穗鄉、玉里鎮、卓溪鄉文旦柚受4月乾旱影響農損,縣府爭取農業部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每公頃額度為8萬元。但有民眾認為文...

影/台東鄉運田徑賽禁穿釘鞋 選手一片哀嚎怒批「離譜」

台東大武鄉今舉辦年度鄉運,未料,卻疑因PU場地無經費維修,學校和公所達成協議,嚴禁田徑賽事選手穿釘鞋參賽,違規取消資格,...

台東關山圳涼亭樓梯坍塌懸空 遊客譏:到不了的2樓

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位於海端鄉初來的「觀山圳」景觀區,因年久失修,園區內一座2層樓六角涼亭,不僅木質部已遭蛀蟲啃蝕嚴重,...

旭丘指揮所揉合藝文味 變身基隆新地標

基隆市歷史建築「旭丘指揮所」即日起開放參觀,市長謝國樑宣布,指揮所蛻變為融合歷史、藝術與創意的文化新地標,為基隆注入嶄新...

花蓮溪出海口開發民宿 縣府釋疑

花蓮溪出海口附近有業者興建民宿,2023年遭前立委陳椒華質疑違法使用生態保護用地,隨建物主體陸續興建成形,近日引起「假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