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伊開戰黃金卻不漲反跌? 台銀「黃金王子」說明三大原因

有黑道介入?李正皓遭噴辣椒水攻擊 北市警再追3人調查

遭批在台獵巫「枕邊人赴陸賺紅錢」 郭昱晴替尪澄清:又來老招抹黑

新蘭漁港紅燈塔美景成釣客垃圾場 民眾批:怎麼拍水照

台東新蘭漁港海岸景色優美,更是釣客天堂,不過,歷經端午連假後,紅色燈塔成了垃圾場,大包小包垃圾,瓶罐、檳榔、菸蒂隨處都是,民眾痛批亂丟行為是「海洋殺手」。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新蘭漁港海岸景色優美,更是釣客天堂,不過,歷經端午連假後,紅色燈塔成了垃圾場,大包小包垃圾,瓶罐、檳榔、菸蒂隨處都是,民眾痛批亂丟行為是「海洋殺手」。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新蘭漁港海岸景色優美,更是釣客天堂,不過,歷經端午連假後,紅色燈塔成了垃圾場,大包小包垃圾,瓶罐、檳榔、菸蒂隨處都是,民眾痛批亂丟行為是「海洋殺手」,也有人喊「封港」直到改善。縣府農業處表示,已委請新港區漁會清除,並不排除安裝「鷹眼」取締。

縣府農業處漁業科長陳登裕表示,針對漁港環境衛生問題,釣魚專區成立之前,除了海巡及漁會派員實施勸導外,有將立牌設立標語提醒,同時不排除配合環保局架設安裝鷹眼攝影器,取締隨意丟棄垃圾行為人,違規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1200元至6000元罰緩。

端午連假結束後,有民眾前往新蘭漁港遊玩,原本欲在美麗的紅色燈塔拍照打卡,卻發現燈塔下周圍被垃圾給堆滿,像極一座小型垃圾場,隨地都是瓶罐、檳榔、菸蒂,偶而還散發陣陣屎尿味,直呼噁心,痛批太沒公德心。

農業處強調,漁港環境取締違規已行之有年,若釣客再不自愛,不排除釣魚要實名制,釣客進入港區從事釣魚活動,就須完成登記,便於管理。反之,漁港法規管制手段辦理。另面對主管機關強硬起來,釣客紛紛表示會配合遵守,但也釣客擔心就是有老鼠屎壞了一粥鍋,建議還是盡快安裝鷹眼,這樣誰違規就自己承擔罰則。

燈塔下周圍被垃圾給堆滿,像極一座小型垃圾場,隨地都是瓶罐、檳榔、菸蒂,偶而還散發陣陣屎尿味。記者尤聰光/攝影
燈塔下周圍被垃圾給堆滿,像極一座小型垃圾場,隨地都是瓶罐、檳榔、菸蒂,偶而還散發陣陣屎尿味。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新蘭漁港海岸景色優美,更是釣客天堂,不過,歷經端午連假後,紅色燈塔成了垃圾場,大包小包垃圾,瓶罐、檳榔、菸蒂隨處都是,民眾痛批亂丟行為是「海洋殺手」。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新蘭漁港海岸景色優美,更是釣客天堂,不過,歷經端午連假後,紅色燈塔成了垃圾場,大包小包垃圾,瓶罐、檳榔、菸蒂隨處都是,民眾痛批亂丟行為是「海洋殺手」。記者尤聰光/攝影

農業處 燈塔 台東

延伸閱讀

高雄前鎮漁港改建中 魚販怒漏水及新空間像「監獄」

台東男童釣客2人落水失聯尚未尋獲 家屬:盼奇蹟出現

台東釣客跳海救大浪捲走男童...一夜仍未尋獲 擴大搜尋中

影/6歲童戲水被沖到太麻里溪出海口 釣客跳海搶救雙雙失聯

相關新聞

基隆捷運加持將都市更新開發 七堵火車站旁建住宅商辦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持有鄰近基隆七堵火車站一德新村約1.1公頃土地,因有基隆捷運加持,規畫以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方式開發,...

現金救助文旦柚農損遭疑買票 花蓮縣府:依災損爭取補助

花蓮縣瑞穗鄉、玉里鎮、卓溪鄉文旦柚受4月乾旱影響農損,縣府爭取農業部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每公頃額度為8萬元。但有民眾認為文...

影/台東鄉運田徑賽禁穿釘鞋 選手一片哀嚎怒批「離譜」

台東大武鄉今舉辦年度鄉運,未料,卻疑因PU場地無經費維修,學校和公所達成協議,嚴禁田徑賽事選手穿釘鞋參賽,違規取消資格,...

台東關山圳涼亭樓梯坍塌懸空 遊客譏:到不了的2樓

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位於海端鄉初來的「觀山圳」景觀區,因年久失修,園區內一座2層樓六角涼亭,不僅木質部已遭蛀蟲啃蝕嚴重,...

基隆河瑞芳段水岸改善工程啟動 打造休憩親水廊道

為改善基隆河瑞芳段左岸空間狹小、動線不良等問題,並滿足三爪子坑地區居民的親水與休憩需求,中央推動「基隆河左岸瑞芳介壽橋至圓山橋設施改善工程」,以分年分段方式進行水岸步道及防洪設施優化。此案由立法委員廖先翔大力推動,成功爭取中央支持與經費挹注,今(23)日也前往工區視察工程進度,展現高度關注與支持。

基市累計超過900名防災士 學者、校長和里長都報名受訓

基隆市消防局今天表示,今年度第2梯次防災士擴大培訓課程,吸引各行各業50名市民參與,讓學員學習災害知識、急救技能及社區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