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是電資醫牙!黃仁勳稱若重回20歲 他會改讀「這學科」看好下波浪潮

「倫理不明」台師大女足抽血爭議 教育部下通牒命開鍘周台英

基隆電動機車密度全台之冠 傳統車行已131家轉型拚生路

基隆市電動機車密度已達全台之冠對,傳統修理燃油車的350家機車行造成嚴重衝擊,紛轉型綠能車行拚生路。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市電動機車密度已達全台之冠對,傳統修理燃油車的350家機車行造成嚴重衝擊,紛轉型綠能車行拚生路。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市政府全力推動青年公益免費電動車政策,對傳統修理燃油車的350家機車行造成嚴重衝擊,市府提出「機車產業輔導綠能轉型補助計畫」,補助最高20萬元協助取得修燃油、電動車認證、購買電樁等設備及培育員工,目前已有131家申請通過,成為綠能友善車行,可同時修油、電車,傳統車行紛紛轉型謀生路。

交通部公路局統計,基隆市電動機車密度已達全台之冠,平均每10輛機車就有一輛是電動機車。今基隆傳統修理燃油車行有350家,去年曾上街頭抗議,擔心電動車4年要送出5萬輛,未來傳統車行恐倒一半,市府積極協助轉型輔導為友善車行。

市府產發處產業服務科長潘祖德說,市府今年初公布機車產業輔導綠能轉型補助計畫,到目前為止4個月,機車行申請轉型綠能車行非常踴躍,已超過有三分之一共131家申請獲得補助,申請期限到12月。通過審核的車行將獲得官方認證標誌,預計6月正式發給車行掛牌。

潘祖德表示,每家車行補助最高20萬元,10萬輔導傳統車行取得中央認可(經濟部、勞動部、環境部共同頒給的第一階段機車維修技術課程結訓證書)及各車廠電動車機車維修保養授權認證。8萬補助購置保養維修診斷器材、店面改造,2萬補助員工訓練取得證照。

友善車行成為「油電合一店」,可以同時提供燃油車、電動機車維修及保養,並成為青年公益機車代辦窗口,每件代收600元。

一家傳統車行林姓老闆說,以前修燃油車算是「黑手」,拆解零件很熟稔,但現在街頭電動車爆量,生意少了二、三成以上,未來會更嚴重,他有申請加入友善車行,自己再去學習,已取得原車廠的電動車車維修認證,維修電動車換電子零件和以前完全鳥同,但為了活下去就要改變。

但也有未加入的傳統機車行說,師傅修了好幾十年的燃油車熟門熟路,對電動車不在行,年紀大了要取得認證不容易,燃油車還是會有,能撐多久就多久。

基隆已有131家傳統機車行申請轉型綠能車行,通過審核的車行將獲得官方認證標誌,預計6月發給車行掛牌。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已有131家傳統機車行申請轉型綠能車行,通過審核的車行將獲得官方認證標誌,預計6月發給車行掛牌。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已有131家傳統機車行申請轉型綠能車行,通過審核的車行將獲得官方認證標誌,預計6月發給車行掛牌。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已有131家傳統機車行申請轉型綠能車行,通過審核的車行將獲得官方認證標誌,預計6月發給車行掛牌。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電動機車 機車行 基隆

延伸閱讀

號召基隆人上凱道 謝國樑:要讓全民聲音被執政黨聽見

純電法拉利要成真了?Ferrari首款電動車Elettrica將於十月上市!

入手保時捷電動車的好時機?兩年內折舊180萬元!

特別預算挹注產業非補貼 卓榮泰:用於研發轉型開發

相關新聞

「警界郭富城」吳念橋暫別警職服役 感性發聲:聚是緣分 散也是開始

因外型俊朗、氣質出眾而被封為「警界郭富城」的25歲台東員警吳念橋,即將暫別警職,於7月24日前往成功嶺服替代役,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兵役生涯,預計2026年1月24日退役。消息一出引發眾人關注,他也在個人社群平台Threads感性發聲,感謝這段警界旅程的回憶與成長。

台東縣政府宣布 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的影響,台東發布豪雨特報,台東縣政府宣布,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省時省力送文書 礁溪公所贈送鄰長每人1台輕巧手推車當工作車

鄰長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線,他們年紀普遍比較大,代為發送政府文書資料往往造成體力負擔,宜蘭礁溪鄉公所體貼鄰長的工作是辛苦體力...

影/台東晴空出現巨大「龍捲風」 專家解惑:塵捲風才對

今天台東縱谷平原上空出現類似龍捲風的奇景,時間約延續10分鐘之久,高聳直入天際,鹿野、關山一帶居民都有看見。台東氣象站解...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