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鐵路高架化納雙軌化告吹 縣府恐需負擔配合款50億

立委傅崐萁(右二)2年前邀集交通部考察花蓮交通建設,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右三)當時承諾,7個平交道路口將納入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中央全額補助經費。本報資料照片
立委傅崐萁(右二)2年前邀集交通部考察花蓮交通建設,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右三)當時承諾,7個平交道路口將納入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中央全額補助經費。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市、吉安鄉有7個鐵路平交道穿越交通要道,立委傅崐萁2年前要求中央全額負擔高架化工程經費,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承諾一併納入鐵路雙軌化工程中。沒想到出現變數,縣府建設處表示,國發會認為審查標準應維持一致性及公平性,縣府需依照要點提可行性評估,負擔配合款,等於計畫回到原點。

花蓮縣議會今天開臨時會,多位議員關心花蓮至干城鐵路高架化進度。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依照「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各縣市若要做鐵路高架化,需要可行性評估,並負擔部分配合款。

立委傅崐萁2023年邀請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到花蓮會勘,時任交通部長王國材承諾,中央推動雙軌電氣化時,納進高架化工程,可改善7處危險平交道的問題,中央全額補助經費。

鄧子榆指出,交通部提出修正計畫後,經費從400多億增加至900多億,計畫曾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2次,但縣府於3月27日收到交通部函給國發會修正計畫副本,內容指出為維持審議的標準一致性及公平性,高架化工程由縣府依照作業要點程序,後續依審議結果辦理。

鄧子榆無奈地說,不但花蓮至干城間雙軌化路段工程暫緩施工,平交道高架立體化也回到原點,需提可行性評估,初步估算,縣府可能要負擔配合款50億元左右,推動鐵路高架化。

鄧子榆表示,縣府依法、依規配合辦理,目前需待國發會最終的審議結果,若確定要按照作業要點與程序推動工程,縣府也會盡快辦理。

民進黨議員胡仁順認為,中央是否因財劃法須給地方3000多億經費,導致全台重大建設需要重新研議,連帶影響鐵路高架化工程。鄧認為,若地方有多的自有財源,編列配合款的壓力就會比較小,不過縣府在財劃法修定前就願意出配合款,政策與規定都願意配合。

花蓮縣吉安鄉中山路二段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縣吉安鄉中山路二段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縣議會多位議員關心花蓮至干城鐵路高架化進度,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由於國發會認為審查標準應維持一致性及公平性,縣府需依照要點提可行性評估,負擔配合款,等於計畫回到原點。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縣議會多位議員關心花蓮至干城鐵路高架化進度,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由於國發會認為審查標準應維持一致性及公平性,縣府需依照要點提可行性評估,負擔配合款,等於計畫回到原點。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本報資料照片

鐵路高架化 花蓮 交通部長

延伸閱讀

南投外轆排水治理工程 盼貓羅溪不淹水

增多元運動場域 台東極限運動公園工程啟動

罷傅第二階段連署書衝數量 花蓮無黨議員站忠烈祠舉牌

觀光不能等 地震周年花蓮市長魏嘉彥啟動縣外交流

相關新聞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基隆焚化爐操作明年初到期 ROT招商不順民代憂垃圾大戰

基隆天外天焚化爐使用約20年,部分設備及零件老舊,委外操作合約將於明年3月到期,市府花2千萬元評估設備改善項目,並擬把B...

基市車禍死傷數下降 謝國樑:今年努力宣導行人守規則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主持基隆市港道路交通安全會報,忠一路日前發生貨櫃車和機車事故造成騎士死亡,謝表示非常遺憾,指示會把車禍...

基隆捷運加持將都市更新開發 七堵火車站旁建住宅商辦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持有鄰近基隆七堵火車站一德新村約1.1公頃土地,因有基隆捷運加持,規畫以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方式開發,...

基隆午餐再出包蟑螂石頭異物 今起跨縣市稽查團膳廠商

基隆市學校營養午餐食安問題再引發家長關注,近來民代指控出現包括「小強」、小石頭、毛髮、玉米蟲等異物,基市府為因應夏日較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