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政府爆動用郵局抓移民!神秘單位曝光 幫調包裹照、查IP帳戶

整理包/準備好了嗎?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明登轎 日程、禁忌一文掌握

咖啡渣先別丟!日常4妙用堪稱生活好幫手:不只除臭防蟲

不敵強震颱風又一家熄燈 營運20年花蓮蝴蝶谷2月熄燈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區。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區。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20年來服務150萬名旅客,但不敵去年強震、颱風,園區多處災害,營運面臨挑戰,今天宣布2月7日停止營運,將協助消費者辦理退券退費。

蝴蝶谷渡假村位於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有豐富的森林、步道、瀑布及溫泉等自然資源,當時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外給蝴蝶谷公司營運,20年來帶入近5500萬元權利金,每年提供超過60人次的就業機會,園方也熱心回饋周邊的瑞穗鄉富興、富源、萬榮鄉馬遠等村落,投入地方公益超過400萬元。

林業署花蓮分署與蝴蝶谷原本的20年營運契約到去年5月底,後續於去年6月1日展開10年新約,但去年4月地震後花蓮觀光人數銳減,當月入園人數大跌8成,到10月、11月也掉6成,統計蝴蝶谷去年到11月底才3萬多人次入園,連原本的一半都不到。

花蓮分署表示,除了地震影響觀光,去年10月底康芮颱風又造成園區多處災害,2條主要步道受損,園方評估需要2到3年才能修復,短期無法維持營運,因此提出終止契約,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決定2月7日起停止營業,入園及泡湯服務將營業到2月4日,並公告協助消費者辦理退券退費手續。

業者表示,開業至今走過20餘年,服務超過150萬名旅客,但受到地震、風災等不可抗力因素衝擊,花蓮觀光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颱風更造成環山環溪步道及自然景觀嚴重受創,決定結束營運,住房、餐飲、入園、泡湯等服務到2月4日,會積極協助持有住宿券、餐券或泡湯券的消費者辦理退費。

花蓮分署表示,對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未來依舊充滿信心,將持續投入園區整修,修復完成後,後續是恢復開園、持續招商委外等,會審慎考慮尋求最適合的營運模式。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圖為住宿會館。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圖為住宿會館。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圖為溫泉區。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圖為溫泉區。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圖為溫泉風呂。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不敵強震、風災,將於2月7日起停止營業,圖為溫泉風呂。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的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資源豐富,龍吟吊橋也是園區內重要景點。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瑞穗鄉的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資源豐富,龍吟吊橋也是園區內重要景點。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康芮颱風 花蓮 蝴蝶

延伸閱讀

台灣好行花蓮「兩路線免費搭」引排隊亂象 抽號新制上路了

登台才半年!日本「福吉漢堡排」悄熄燈 網真實評論曝光

Tyson Yoshi肌震全台!正面脫了 親洩置產計畫

為長者健康把關 花蓮衛生局明天啟動81場巡迴健檢

相關新聞

基市車禍死傷數下降 謝國樑:今年努力宣導行人守規則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主持基隆市港道路交通安全會報,忠一路日前發生貨櫃車和機車事故造成騎士死亡,謝表示非常遺憾,指示會把車禍...

影/「第一鮪」由宜蘭奪下 蘇澳籍漁船捕獲216公斤母黑鮪

進入黑鮪魚季,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傳出捷報!蘇澳籍漁船全昌隆681號捕獲一尾活體母黑鮪,今天凌晨在鞭炮祝賀聲中返抵漁港,上午...

403地震周年 太魯閣上半年逐步開放天祥、大清水遊憩區

403地震發生滿周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遭重創,加上去年颱風侵襲,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

403花蓮地震周年/直擊太魯閣傷痕 國家公園復原迎賓再等7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多達400萬名遊客造訪,堪稱台灣觀光門面,去年403地震是開園以來最嚴重的災害,導致遊客崩跌剩不到一半...

基隆恐龍AR園區拍婚紗要6千 民批「盤子」海科館協調業者:將不收費

民眾今在網路爆料指到基隆潮境公園拍婚紗照卻要收6千元場地費,質疑「被坑殺」,引發爭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民眾所指應...

花東快重新評估但金額嚇人被退回 民代首長盼:解決救護需求

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2020年重啟,卻因造價金額高達3614億元,上月遭交通部退回。花蓮縣長徐榛蔚昨喊話中央「補完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