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 已加監視器移送檢偵辦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市信義區槓子寮山區因位置偏僻,有私人土地頻遭偷倒廢棄物,半月前曾會勘會沒有改善,反愈堆愈多,今天市府會同民代再前往會勘,堆置廢土、輪胎、鋼瓶、垃圾、鋼條等有如「垃圾山」,山下社區居民憂心影響水土保持,議員韓世昱要求加裝監視器,並拿出公權力。市府表示,已送基隆地檢署偵辦,下午已加裝監視器、嚴查再有亂倒情事。

基隆市信義區槓子寮山區道路邊坡2年多前,因連日大雨發生嚴重坍方走山,崩落土石6萬4千立方米,下方教忠公園被掩埋。基隆地檢署追查,曾將某工程行負責人涉嫌非法開挖埋放營建廢棄物,也未做好水土保持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提起公訴。

議員韓世昱今天會同市府環保局等單位前往現場會勘,韓世昱表示,先前來看沒有鋼條等物,今天又再被濫倒,民眾亂丟菸蒂環保局動作很快,但是這種違反山坡地的變成「廢棄物堆置場,有如垃圾山」,卻沒有作為

這個處私人堆置場附近,幾年前曾發生大塌方,市府花7000萬復原,沒想到旁邊又被濫倒,下方居民擔心影響水土保持,大雨一來又發生崩山意外。

韓世昱說,愈堆愈多,顯示公權力不彰,市府應祭出鐵腕,加強取締不法傾倒,包括查明水土保持有沒有做好、增設監視器追查等,才能分清楚哪些是舊的,哪些是新倒的。

市府環保局廢管科長張志遠說明,今天有堆置廢棄物的地點是私人土地,地主租給他人存放漁具,但環保局接獲檢舉,堆積大量漁網、浮球及其他廢棄物且疑有不當掩埋,違規事態嚴重,因此在去年10月已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因檢方指示保全證物,現場廢棄物暫時不能動,待刑事確定後,再行政處分及要求行為人清運。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基隆槓子寮山坡濫倒有如垃圾山,市府表示已加監視器,並移送檢偵辦。記者游明煌/翻攝

環保局 廢棄物 基隆

延伸閱讀

印度博帕爾毒氣外洩釀逾50萬中毒 現場廢棄物40年才清完

影/基隆焚屍塞冷凍櫃!嫌犯躲友人家遭活逮 否認殺人推給同夥

北市12年來送出3千件再生家具 今年新增兩大贈送對象

國道監視器竟「直播」台北101跨年煙火!高公局道歉:檢討確有不當

相關新聞

「警界郭富城」吳念橋暫別警職服役 感性發聲:聚是緣分 散也是開始

因外型俊朗、氣質出眾而被封為「警界郭富城」的25歲台東員警吳念橋,即將暫別警職,於7月24日前往成功嶺服替代役,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兵役生涯,預計2026年1月24日退役。消息一出引發眾人關注,他也在個人社群平台Threads感性發聲,感謝這段警界旅程的回憶與成長。

台東縣政府宣布 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的影響,台東發布豪雨特報,台東縣政府宣布,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省時省力送文書 礁溪公所贈送鄰長每人1台輕巧手推車當工作車

鄰長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線,他們年紀普遍比較大,代為發送政府文書資料往往造成體力負擔,宜蘭礁溪鄉公所體貼鄰長的工作是辛苦體力...

影/台東晴空出現巨大「龍捲風」 專家解惑:塵捲風才對

今天台東縱谷平原上空出現類似龍捲風的奇景,時間約延續10分鐘之久,高聳直入天際,鹿野、關山一帶居民都有看見。台東氣象站解...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