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公館圓環終於要拆 Cheap批改建後2限制:有交通專業?

晴朗熱爆高溫飆35度以上 吳德榮:周五轉冬天至少溼冷3天

退伍男與家人鬧翻遠走他鄉 2年後教召找嘸人成通緝犯

林姿妙案一審宣判後…宜蘭選戰燃烽煙 藍綠白啟動2026布局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近日傳出將選2026宜蘭縣長,宜蘭縣黨部也已在籌備他的宜蘭服務處。記者陳敬丰/攝影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近日傳出將選2026宜蘭縣長,宜蘭縣黨部也已在籌備他的宜蘭服務處。記者陳敬丰/攝影

國民黨籍宜蘭縣長林姿妙涉貪案一審遭判有罪停職,由副縣長林茂盛代理。林案過後,藍綠白對2026縣長選戰的布局勢將加速,然而各自有問題待解決;藍營必須走出判決失利陰霾,綠營則要想辦法整合不同的人馬,白營尚在觀望民意走向。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代理主委林明昌表示,林姿妙遭判有罪後,他身為黨部代理主委,現在可以說是「義不容辭」,必須一肩扛起責任;原本地方盛傳林姿妙女兒林羿伶將接主委,如今她一審遭判有罪,不可能再接主委,林明昌強調在新的人選確定前,自己必須做好各鄉鎮市的工作。

林明昌指出,關於2026,藍營是有幾個口袋名單,不可能缺席縣長選戰,但是否是強棒還要繼續觀望。比如近日呼聲甚高的不分區立委吳宗憲,就是能力很強的人選,但宜蘭的政治環境是否對空降部隊有利,仍須考量;目前已在籌備吳的宜蘭服務處,至少要先在宜蘭在地耕耘。

外界提及宜蘭「藍白合」的可能性,林明昌抱持開放態度,「當然有機會」,最重要的是不讓綠營勝選,為了國家好,藍白合沒有關係,甚至2028年的立委選舉也可以一併商量。

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邱嘉進則認為,「藍白合」傳聞已久,但宜蘭傳統政治版圖是綠大於藍,不論藍白合不合,綠營都會做好一對一的選戰準備;林姿妙案宣判固然有影響力,也不能寄望這對藍營造成多大傷害,民進黨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定要做好整合工作。

邱嘉進指出,綠營目前檯面上有許多優秀的人選可能出戰2026,但提名權在黨中央,最近地方和中央黨部會徵選、整合,讓「最大公約數」出線,縣黨部該做的就是整合基層、提早布局鄉鎮市長和議員提名,若時間允許,鄉鎮市代表、村里長也會一起納入考量。

民眾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琬惠觀察,從今天元旦升旗典禮來看,藍綠白都頗為用心,可以想見3黨與選民的互動將越來越白熱化;另一方面,民進黨還在整合人選,國民黨明年則會改選黨主席,現在談2026變數仍多。

至於「藍白合」,陳琬惠認為還要觀察民意走向,尤其藍白內部其實都對「藍白合」3字頗有創傷,現在的合作較限於立法院;台灣時局紛亂,尤其朝野對立明顯,綠營還在不斷醞釀罷免,若在野在接下來一年經歷更多合作,彌平之前的藍白合創傷,或許到今年底會更明朗。

民眾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琬惠表示,2026宜蘭是否藍白合要觀察民意走向,可能今年底局勢會較明朗。本報資料照
民眾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琬惠表示,2026宜蘭是否藍白合要觀察民意走向,可能今年底局勢會較明朗。本報資料照
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邱嘉進認為,2026無論藍白合不合,綠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本報資料照
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邱嘉進認為,2026無論藍白合不合,綠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本報資料照

宜蘭 林姿妙 藍白合

延伸閱讀

林姿妙涉貪遭停職 朱立倫:全力支持爭取清白

史上第一遭!林姿妙因財產來源不明停職 吳宗憲支持行政救濟

林姿妙現身宜蘭元旦升旗強調清白「人在做天在看」 群眾喊縣長加油

林姿妙涉貪遭判刑控不正取供「威脅抓去關」 檢方:經得起檢驗

相關新聞

基隆恐龍AR園區拍婚紗要6千 民批「盤子」海科館協調業者:將不收費

民眾今在網路爆料指到基隆潮境公園拍婚紗照卻要收6千元場地費,質疑「被坑殺」,引發爭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民眾所指應...

花東快重新評估但金額嚇人被退回 民代首長盼:解決救護需求

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2020年重啟,卻因造價金額高達3614億元,上月遭交通部退回。花蓮縣長徐榛蔚昨喊話中央「補完環...

宜蘭高鐵興建經費衝4000億 創下宜蘭有史以來最大工程

高鐵延伸宜蘭工程興建經費1880億元,但這是3年前數字,全案目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若通過環評進入綜合規劃,會再次計算工程...

成功農會3員工年終領0元 控申訴遭威脅「會死得很難看」

疑受農會改選影響,台東縣成功鎮農會爆發年終獎金爭議,農會員工多半領取10幾萬元至30萬元不等年終獎金,卻有三名員工考績被...

宜蘭旅宿業家數全國居冠 管理績效獲特優

宜蘭以觀光立縣,旅館及民宿共有2595家全國居冠,交通部觀光署進行「113年地方政府旅宿業管理輔導績效考核」,宜蘭被列千...

國光客運延後發薪 立委林沛祥議員張之豪交火互指造謠

因搭乘率下降、各項成本攀升,疫後客運業營運艱辛,國光客運傳出由於政府補助(貼)款項未到位,員工1月薪資無法如期匯入,是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