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未定 國安基金續護盤台股…已投入77億銀彈

「非常不爽俄國」川普:50天內沒達成和平協議 將對俄課100%關稅

今飆37度高溫!留意午後雷雨 周末、下周2熱帶系統接力威脅

基隆捷運進市區怎麼走?謝國樑主張不讓民眾2選1、童子瑋也說話了

基隆市議長童子瑋主張「捷運通基隆一定要一步到位」,市區靠捷運,連結靠公車客運,外圍有台鐵跟公路,市區空間對觀光、通勤、產業和行人都會更加友善。圖/基隆市議會提供
基隆市議長童子瑋主張「捷運通基隆一定要一步到位」,市區靠捷運,連結靠公車客運,外圍有台鐵跟公路,市區空間對觀光、通勤、產業和行人都會更加友善。圖/基隆市議會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就職兩周年,昨天重申絕對不可以「有了捷運就再也沒有台鐵」。基隆市議長童子瑋則主張「捷運通基隆一定要一步到位」,今天表示目前分兩階段,會壓縮地方財政,並再次拉長執行時間,曠日廢時。

基隆捷運興建案,因為從八堵往北到基隆市區,只能走台鐵現有路廊,在高架和地下化可行性不高的情況下,捷運取代台鐵議題受關注,並因地方意見不一,基捷分成兩階段推動,第一階段從南港到八堵已在作業,第二階段從八堵到市區方案懸而未決。

童子瑋12月6日在臉書貼文,指基隆捷運不能只到八堵,必須到基隆市區才有真正幫助。只有踏出這關鍵一步,未來的公共設施、社會住宅、停車轉乘空間、綠地及行人友善環境規畫,才能真正完善布局,讓「北方國門」串聯北北基桃大都會,海港連接空港願景成真。

謝國樑在競選市長時就反對只能台鐵、捷運「二選一」,昨天就職兩周年活動時說重申,在他主政下,市民不會面對「二選一」的抉擇。市府會在台鐵運行的同時,逐步將捷運引進基隆,倘若捨棄台鐵,基隆市民可能要面對7到8年沒有台鐵,也沒有捷運的空窗期,在沒有軌道運輸的情況下讓民眾通勤,絕對不適合。

童子瑋今天回應,他的主張雖然仍有部分反對的聲音,但只要有討論,基隆就有擺脫過去,走向未來的機會。交通改革走一步看一步、穿著西裝改西裝,是最沒效率的做法。捷運進基隆是路網重建的第一步,不能再用一時方便為理由,阻擋未來需求的布局。

童子瑋認為,這條捷運面對的是30年後的基隆,規畫以及建設期間,市公車以及公路客運的路線,都應以未來直接銜接捷運、放射性發車的方式,及早規畫與逐步改變。不應該繼續將所有大型運具全往市區集中,增加市區車流,壓縮城市的人行空間。

童子瑋舉台北為例,過去公車客運以台北火車站為中心,現在已將轉運站設在市府和南港。市民和旅客透過公路、客運進入城市後,轉乘大眾運輸工具將人流導入市區,基隆可為借鏡,在建設過程中,逐步調整站點間的距離與票價。

童子瑋強調,捷運通基隆一步到位,但鐵路並不會離開基隆人的生活,只是放在外圍,做到與捷運、公車分工合作的效果。市區靠捷運,連結靠公車客運,外圍有台鐵跟公路,便利程度不會打折,但基隆市區空間對觀光、通勤、產業和行人都會更加友善。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就職兩周年,昨天重申絕對不可以「有了捷運就再也沒有台鐵」,不會讓民眾「二選一」。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就職兩周年,昨天重申絕對不可以「有了捷運就再也沒有台鐵」,不會讓民眾「二選一」。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童子瑋 基隆捷運 台鐵

延伸閱讀

謝國樑拒「台鐵換捷運」 基隆市議員籲別預設立場

基隆統籌款試算增75億元 謝國樑想蓋立體停車場

反對議長廢鐵換捷 謝國樑:2選1將7、8年沒台鐵沒捷運

藍肯定、綠質疑...同一個謝國樑 藍綠議員眼中形象不同

相關新聞

台東縣政府宣布 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的影響,台東發布豪雨特報,台東縣政府宣布,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省時省力送文書 礁溪公所贈送鄰長每人1台輕巧手推車當工作車

鄰長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線,他們年紀普遍比較大,代為發送政府文書資料往往造成體力負擔,宜蘭礁溪鄉公所體貼鄰長的工作是辛苦體力...

影/台東晴空出現巨大「龍捲風」 專家解惑:塵捲風才對

今天台東縱谷平原上空出現類似龍捲風的奇景,時間約延續10分鐘之久,高聳直入天際,鹿野、關山一帶居民都有看見。台東氣象站解...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基隆焚化爐操作明年初到期 ROT招商不順民代憂垃圾大戰

基隆天外天焚化爐使用約20年,部分設備及零件老舊,委外操作合約將於明年3月到期,市府花2千萬元評估設備改善項目,並擬把B...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